新时期勤工俭学的素质教育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1

新时期勤工俭学的素质教育功能

焦金熠

焦金熠(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勤工俭学被赋予新的形式、内涵和任务。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成为新时期勤工俭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和任务。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实现课堂知识的迁移转化,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勤工俭学素质教育功能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摒弃应试教育片面的教育观念,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期,勤工俭学作为一项为素质教育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空间,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具有其它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劳动观念,获得劳动技能,而且对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用的意义和作用。

一、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教育,使学生每一个方面的特长都可以得到塑造和充分培养。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客观上为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全面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在校园经济开发中,有的学生乐于花卉培育,有的乐于中草药种植,有的乐于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繁育等等。这样,学校就可以按班级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在教师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各学所专,各扬其长,各显其能,各尽其才,使每个学生从不同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学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人,注重学生主题意识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形成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通过在校园、田野、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课堂以外的不同地点和场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生相对减少了课堂教学的依赖性,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交往、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校办工厂、企业的学校,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学校产品的标志设计、广告词撰写、产品推销等系列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获得劳动技能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开展勤工俭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劳动锻炼,能够使学生掌握社会生产劳动的各种基本技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目前,有不少学校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工厂、农村,指导学生进行机械操作、育种、施肥、浇灌等各种实践教育活动,进行劳动技能传授,使学生品尝劳动成果的甘甜,在受到锻炼的同时,学会了简单的机械操作、种植、管理等劳动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工作和独立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现知识的迁移转化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实现这样一个培养目标,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和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性知识迁移转化为基本技能,没有这样一个转化过程,没有驾驭知识、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只能成为空谈理论的书呆子,就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把学习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这样一个教育目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工厂、农村,积极开展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传授和劳动观念的教育,为学生的实践创造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良好育人环境。

五、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勤工俭学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多侧面的育人创收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优势以及社会需求,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俭学项目。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条件,凭借学习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诸如“技术创新”、“小制作、小发明”之类的创造性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

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勤工俭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学校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比如通过花卉、苗木的栽培、修剪、造型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感受自然美,通过种植、养殖使学生感受劳动美,通过开展技术革新使学生感受创造美,通过开展校园绿化,使学生感受追求美,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纯洁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