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2-12
/ 1

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梅志忠彭兰芬余映丽陈建军方浩威

(东莞市厚街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广东东莞52396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2-0091-02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判断凝血状态的改变对继发脑梗死危险性意义。方法检测了30例脑出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结果结果显示FIB、PC和P-S与对照组相比P<0.05,D-D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检测脑出血患者的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对了解凝血状态改变,预测患者继发脑梗死危险性、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止、凝血预后

外伤性脑出血及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可激活凝血系统,抗凝系统及纤溶系统改变,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炎性因子使血管强烈收缩,组织水肿、神经组织损伤加重,继发脑梗死使病情加重,死亡率、致残率增加。因此,观察脑出血患者的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对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本文就我院30例脑出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检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2009年元月—2009年6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脑出血患者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例;年龄最大81岁,年龄最小18岁,平均年龄46±16岁。其中男22例,女8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42±15。

1.2检测方法患者起病3天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收集血浆置于超低温冰箱内保存。采用定量ELISA法检测。观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活性。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以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脑出血患者各指标情况见表。其中纤维蛋白原含量、P-选择素和蛋白C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0.05;血浆内皮素、P-选择素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D二聚体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

3讨论

脑出血患者由于脑组织损伤,导致脑水肿,静脉回流受阻、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粘附性及聚集性增强,脱水剂的应用导致血容量下降,术后应用止血剂等,使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梗死,病情加重,死亡率致残率增加等,据报道脑出血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约为10%。血栓形成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被称为血栓前状态。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改变与脑出血患者的严重程度、预后和继发脑梗死相关。检测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对判断预后、预测继发性脑梗死的危险性有一定价值,但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判断血栓前状态的统一标准。

内皮素(ET-1)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功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血中含量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组织的血液循环状态和组织损伤程度。内皮素主要在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是迄今为止所知体内最强烈的血管收缩因子之一,升高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或受刺激后释放增加所致[1,2]。P-选择素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是缺血再灌注期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的重要因子。脑出血时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证明脑出血时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3]。蛋白C是重要的抗凝蛋白,直接影响抗凝机制的平衡,缺乏时凝血活性增强,纤溶活性减低。D-二聚体能反映纤溶活性。研究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从发病24小时开始,第3天血浆D-D水平升高,第七天恢复正常,出血量越大D-D升高越明显[4]。

在生理状态下,血液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保持动态平衡。脑出血或脑外伤时,血管破裂,激发外源性凝血途径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而止血。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升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FIB即凝血因子I,研究表明,脑出血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脑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凝血因子引起凝血活性升高。本文结果显示FIB、蛋白C及D-D增高,反映患者凝血活性明显增高,较严重者可能继发脑梗死,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观察凝血活性相关因子的变化,有利于预测继发性脑梗死的危险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武静,刘杰.大鼠脑出血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实验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6(6):433.

[2]武婕,张柏松.ET和NO在脑出血中的变化以及硫酸镁的干预作用.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33.

[3]孙博谦,李巍,葛华.急性脑血管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2选择素阳性表达率变化及药物干预.中国老年杂志,2004,24:800.

[4]胡晓芳,郑伟,孟冬娅.血浆D二聚体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变化.血栓与止血学,2005,1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