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海英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十中学266111
《烛之武退秦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胆大、心细、沉稳、不畏危难的英雄形象——烛之武,令我们折服。正如有的文章评论的那样:“烛之武临危受命,不惧艰险,不卑不亢,善于辞令,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可是细细地品读全文,不禁疑惑顿生:烛之武面对的是强大无比的秦军,仅仅凭借这些品质就能劝退吗?偌大的一个郑国,具有“烛之武式”品质的不止一人吧,那为什么只派烛之武去呢?带着这些疑惑让我们再回到文本中去,细究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
当“晋侯、秦伯围郑”之时,所有的郑国人都应该知道“国危矣”,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不应该不知道。按常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更何况一郑国大夫。此时,有力的出力,有谋的出谋。佚之狐就出了一计策,他了解烛之武具备退秦师的能力和品质,于是就将其举荐给郑文公。当郑文公找到烛之武时,烛之武却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为由来推辞。当然面对强大的秦师,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谁也会胆怯,烛之武不是神当然会推辞。再者,军中无戏言,如果烛之武退不了秦师,怎么办?后果不堪设想。也可能烛之武“以进为退”,虽然他能言善辩早已闻名郑国,但是年轻时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七十多岁,国难当头时才被佚之狐举荐,自然是满腹牢骚,故“辞”。以此可以见出烛之武绝非那种国难当头,能够赴汤蹈火的“革命”志士,也绝非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的仁德之人。那烛之武又怎么“夜缒而出”“见秦伯”呢?关键不是郑文公的道歉,而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此话的重点不是国家利益,而是牵涉到个人的利害关系。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自然明白,坐稳了郑国的大夫之位,前提是郑国存在;一旦郑国灭亡,秦晋是不会再起用一个亡国之夫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切的功名利禄,一切的理想抱负,甚至身家性命,都会付之一炬。
烛之武在“见秦伯”之后,从两个层面来劝说秦穆公的。首先,处处为秦着想,亡郑对秦没有好处,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伯分析,主要利用秦晋的矛盾。烛之武用一“且”字,强调突出下面要说内容的重要性。先回忆历史: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晋惠公许下诺言割给秦国“焦、瑕”二城,但是“朝济而夕设版焉”。虽然秦晋两国关系一直不错,是结盟国,但总归因为这事,心里多少有些疙疙瘩瘩的。特别是烛之武用了“朝”和“夕”两词,以突出晋国忘恩负义之快,这一旧伤疤一揭开,肯定使秦穆公内心隐隐作痛,不由得引起秦伯深思乃至警觉。按常理说,晋惠公是晋国上一代国君,许诺一事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需提及,可是烛之武硬是提及那段不快乐的往事,当一个人生命攸关之时,当一个人孤注一掷之时,是不会去讲什么“仁义”不“仁义”的!进而烛之武又揣测,晋是利益熏心之国。先用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晋,何厌之有?”将“何厌”提前,突出了晋的贪心何等之大;然后用“既……又……”连接,推测晋不久就会从东西两面扩大自己的领地,必定要削弱秦国的势力,给秦穆公以迫在眉睫之感;最后,烛之武用一反问句,再一次强调了不削弱秦国,晋又能从哪里取得土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呢!
秦师退,子犯请求伏击秦国,晋文公劝阻道:“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虽然,秦国与郑国已结为同盟国了,但还念念不忘当年是秦穆公的帮助才做了晋国国君这一大恩大德,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秦穆公的帮助并不是“滴水之恩”。晋文公又说:“因人之力敝之,不仁。”由此看来,晋文公认为自己流亡之时秦穆公对自己的帮助是很讲“仁义”的。其实这宣扬了《左传》的政治思想核心即儒家的主张——仁和礼,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如果晋文公听从子犯的建议,伏击秦师,这是出师有名的——秦国不遵守盟国合约,不能算作“不仁义”。但是,晋文公没有那么做,是符合《左传》的政治思想核心的。这反倒见出烛之武的揣测是很不“仁义”的,晋文公亲口说不能忘恩负义,即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也不能不讲“仁义”,实际上证实了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的一番话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烛之武为了自我的利益,说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话,这能说烛之武不卑不亢,光明磊落吗?
后来鲁僖公三十二年,发生了“蹇叔哭师”这一著名事件,秦穆公还是改变了主意,劳师袭远,攻打郑国。秦穆公大约已经回味过来,被烛之武乃至郑国蒙蔽了。后来,晋国在崤山伏击秦师,秦师大败而回。晋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秦国不讲“仁义”吧!
我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甚至在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郑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因为晋文公是讲“仁义”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烛之武主要依靠不仁不义来劝退秦师的,当然烛之武胆子大不大?当然大。烛之武善不善于辞令?当然擅长。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探究人物形象时,要避免只从单面正面去分析,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理解。因为人是复杂的,有其两面性,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单纯意义上说他是个好人或是个坏人。而我们总是善于将人物“脸谱化”“英雄化”,其实烛之武是一个人,他有七情六欲,他也会瞻前顾后。当关系国家存亡大事摆在任何一个人面前,都不会毫不犹豫!烛之武的坚“辞”恰好表现出《左传》所表现的人物有血有肉,很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