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分析

陈丽媛符春晖严华陈林郑战传

陈丽媛符春晖严华陈林郑战传(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钦州535000)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046-01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2例接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疗效。结果92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小时心脏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残余分流,随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疗法。

【关键词】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开胸行导管结扎术。我院于2004年1月~2009年12月对9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采用国产封堵器行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封堵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患儿痛苦少,康复快、疗效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9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体格检查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或收缩期杂音,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1~18岁,平均年龄5.5±2.8岁。

1.2仪器使用北京万东公司800mACGO2000大型C臂数字减影X线机;河南华南医电科技多导生理仪;国产深圳心健公司及北京华圣杰公司生产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1.3治疗方法静脉复合麻醉下或局部麻醉下(年长儿),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股动脉及股静脉,给予肝素化(100u/kg)。沿股静脉送入右心导管行右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力,然后沿股动脉送入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弓降部行主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导管未闭位置及形态,并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选择比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大2-6mm型号的国产封堵器,建立动静脉轨道后经静脉途径封堵动脉导管未闭,15分钟后再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了解有无残余分流以及堵闭器位置,若堵闭器位置不理想,可重新回收和释放,若有大量残余分流,应更换合适型号的封堵器。

1.4随访术后24小时内复查心脏超声,并观察有无溶血等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及每隔1年均接受体检及超声心动图随访。

1.5疗效评价以动脉导管未闭是否完全封堵及肺动脉压力是否下降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若造影或超声心动图复查无残余分流可视为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封堵后立即测量肺动脉压力下降提示治疗有效,无封堵的禁忌症。

2结果

92例病例经主动脉造影后均明确为动脉导管未闭,其中管状型动脉导管未闭20例,漏斗型69例,窗型3例;动脉导管未闭最窄直径2mm~12mm。92例患儿均成功置入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84例即时复查主动脉造影显示完全封堵;8例有微量残余分流,24小时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残余分流消失。术后随访显示92例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封堵器位置及形态正常。手术时间为50-140min,X线曝光时间为15-30min,;其中有6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者,42例封堵后即时复测肺动脉压下降至正常,20例肺动脉压即时降低50%以上;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本组成功率100%。

3讨论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大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5%-10%。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先能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l],同时也是最先能采用非开胸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2]。目前,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已是大多数医疗单位采用的首选方法,并且技术日趋成熟。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适应症为:(1)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内径<12mm;(2)体重≥5kg。临床禁忌症为:(1)体重<5kg;(2)肺动脉压力超过8Woods单位;(3)同时合并其它需要进行心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4)当动脉导管未闭是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生命通道时,如主动脉缩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则是关闭动脉导管未闭的绝对禁忌症[3]。封堵器型号的选择直接关系封堵的成功与疗效。

既往经验表明封堵器型号的选择为比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大2-4mm之间,最大可达6mm[4],本组病例所选用的封堵器型号为4/6mm-22/24mm,均封堵成功。从并发症来看,文献报道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溶血、堵闭器脱落、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等,发生率不超过1%[5]。本组未发生以上严重并发症,成功率100%。

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具有创伤小、封堵完全、操作简单、无疤痕等特点,并且其成功率高、安全系数大,封堵后与人体未发生不良的生物相容性反应。而且随着封堵器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成本,为大多数患儿家属所接受,因此可作为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丁文祥.我国婴幼儿心脏外科的崛起[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23(5):393.

[2]刘迎龙.我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81-884.

[3]孔祥清主编.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3.

[4]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会.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

[5]蒋世良,戴汝平,赵世华,等.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5):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