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欣
(江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56)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357-0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已被世界许多医学院校采用,在过去几年中也传到我国。只是,采用PBL教学后,我们对学生成绩的评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我校以及大部分的医学院常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估依据[1]。而某些院校选择了形成性评价,包括平时成绩的测试及同学自评。
在中国传统教学中,医学生通过近四年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最后一年在临床工作。然而,许多学生在后期的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实际应用时,常常已将前期所学过的内容还给了老师,面对病人不知如何处理。而在澳大利亚,大多数本科生就业前须参加技能评估:2个小时的多项选择题,1小时完成写作。主要测试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合作和计算机技能。
作为PBL教学,老师不直接提供知识,只做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主要的矛盾,寻求较全面的信息。面对真实个案,学生须首先应该找到问题所在,然后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筛选,解决问题。明显不同于传统教学,老师的角色不再是灌输知识的人;而学生们更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需要主动的思考,做出判断。PBL教学安排了部分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与组成员、教师讨论。通过该过程,学习与临床工作相关的思维和技巧。
由于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PBL,学生在结课时都必须通过一些基本技能和知识的水平测试。因此,采用期末考试评估PBL教学中学生的成绩,也是可行的。但似乎这还不够,阶段性小结作为PBL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陶小军,杨静娴,徐志立,李红艳,闫宇辉,李云兴.药理学课程PBL教学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