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语文中能力教学的提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谈中职语文中能力教学的提高

鞠希民

鞠希民(潍坊市经济学校山东潍坊262200)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一是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要根据中专学校特点选好语文与专业的契合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做到两方面能力的相互推动、共同提高。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能力提高

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也即语文素质的提升;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即通过语文基础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以后就业创造机会或条件。本文就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作了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一,实施分层教学。中职学校的学生水平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教学。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课堂上要具有针对性。讲课时较浅显的部分请一部分学生积极对答;较深奥的部分则主要由老师讲解。另外在课外作业的要求上,也不强求一致。比如讲述文言文单元时,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且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要求解决生字词和背诵名句即可;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求掌握并背诵重点段落;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并能够自主翻译全文。三种作业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第二,强调基础字词的教学。实际上,词汇量的积累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石。例如,形容一个人死亡,一般的学生都知道用“过世”、“仙逝”,但到了“作古”、“圆寂”就已经有学生不理解了,至于“涅磐”、“驾鹤”茫然不知所云的更是比比皆是。许多在表达中常用的生字词学生都不懂,或者只会读和理解大意而不会写、不会用。词汇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表情达意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了。由此可见,中专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字词积累量的增加,经常对课文生词进行听写和连接表达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必要条件。

第三,精讲多练。要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繁的适度讲解并作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如《国际民歌节展示南宁巨变》这篇文章的课堂设计,可先让三个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小段话、一大段话叙述文章的内容,然后告诉学生新闻文体的写法: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新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样,让学生既顺利地接受了新闻基础知识,又通读了课文,掌握了课文内容。接下来趁热打铁,结合学生刚入学的实际,让他们写一则开学典礼的新闻报道,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里所说的专业能力,其实并不单纯是指学科专业,还包括有别于课本知识的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中专语文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提高语文基础素质的同时,应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和作用,力求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有所裨益。

第一,中职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注重专业需求,向专业特色倾斜。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相对忽略了文化课,对此,语文教师可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进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如何使语文学科中学习的内容能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是中专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为使语文教学更具实效,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之外,还应注重语文知识的专业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对所授班级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会用到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大一统教学。

第二,中职语文教学应提前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适应社会作好准备,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精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这方面的锻炼活动,比如让学生做自我介绍、互相交流彼此的印象、放假旅行归来介绍自己的奇遇、读书后谈自己的感想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

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通过讲授课文,教师可分析邹忌讽谏齐王的说话艺术,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教师可以模拟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如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医患沟通与合作。这种技巧包括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为对方打算、婉言相劝、先对方之忧而忧等。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