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邱艳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膝关节科湖南株洲412005

【摘要】目的:探讨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投色子单双法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和中医组(n=30),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传统护理,对所有中医组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及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中医组患者护理后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围术期;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效果

四肢骨折是当前临床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疾病,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常用治疗方式。当前医疗改革的深入使得人们对于护理配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院对30例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获得显著改善。以下对患者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采取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自愿配合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手术禁忌患者;精神性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采取投色子单双法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和中医组(n=30),传统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7:13;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5±8.6)岁;骨折部位:上肢16例,下肢14例;中医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8:12;患者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0.6±8.5)岁;骨折部位:上肢17例,下肢13例。将传统组与中医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基线资料进行独立样本检测对比无差异,可进行研究比对,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传统护理,及时为患者创设优质、舒适的治疗环境,并及时通风、消毒、调整合适室温及湿度,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及用药指导等。对所有中医组患者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①临床路径小组建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相关护理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组成临床路径小组,并由临床路径小组及时对护理人员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相关知识教育,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路径各流程熟悉,加强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②中医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医院作息表;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向患者讲解中医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及时告知患者情志与机体脏腑的关系,不良情绪会引起气血不畅、脏腑不调,进而加重患者病情;护理人员需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避免过度情绪波动。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患者病情状况,并及时向患者讲解骨折的原因、临床症状、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预后、康复训练方式等,替身患者治疗信心。④中医辩证护理: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症状、病因等为患者选择合适中医护理方式,可对患者实施推拿、针灸、按摩、耳穴压豆等。⑤中医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根据患者实际中医分型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1-2]。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采取SDS、SAS评价,SDS>53分表示抑郁,SAS>50分表示焦虑。

②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越优。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实施数据分析处理,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分析

中医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四肢骨折临床发生率高,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四肢骨折常用方式,但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状况,其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3]。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及治疗依从性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式。本次研究中中医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优,且患者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少,说明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中医中认为骨折会引起筋脉损伤、气血瘀滞,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甚至障碍发生[4]。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时,首先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知识培训,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知,促进护理人员按照护理流程实施护理,改善护理效率,且实施护理培训可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效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时,对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健康教育、中医辩证护理、中医饮食护理等,通过对症护理,有效改善患者气血瘀滞状况,改善患者机体内平衡,促进患者骨折部位血运改善,促进骨折愈合,进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5-6]。

综上,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护满意度提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推广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爱萍.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700-1702.

[2]郭珍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3):138-139.

[3]范伟英.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696-2697.

[4]上官海琴.中医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86-87.

[5]刘新宁.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0):1470-1471.

[6]徐明霞,雷盼.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83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3(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