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实验初中王海艳
人人都欣赏美,追求美,即便是中学生也渴望生活在美的世界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和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语文课自然也就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重任。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便是真正展现语文课堂的美,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理解美、感悟美、挖掘美,而鉴赏美、创造美。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愚见。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捕捉美。在阅读和讲授课文时,我们自己首先应该受到感染,该亢奋时,昂然动情;该悲壮时,慷慨淋漓;该委婉时,和风细雨,丝丝缕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变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拨动学生内心的“美感的琴弦”,引起情感共鸣。例如在执教散文精品《荷塘月色》时,我上网搜集各种有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一幅迷人的“月夜图”,创设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定的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借此触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置身在月下荷塘的美妙景色之中,兴味盎然地带着一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去捕捉和领略荷塘月夜的幽雅风光,从而领略到这段文字的景物美、语言美和情操美,进而产生审美情趣。
二、体会形象,引导学生理解美。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是作者在纷繁的自然、社会生活基础上,经过观察、思考、选择,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运用作品中优美的自然环境、典型人物的高大的形象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和对丑恶的憎恨,让学生具体感知人物的思想行为,并在学生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巨大的艺术感召力,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进而升华至精神美的境界。如《人民的勤务员》中的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说:“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好。”“自己辛苦点,多帮助别人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战火纷飞中的白求恩》一文,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外科医生。1938年,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战火纷飞中舍生忘死,为八路军服务近两年。再如《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灵魂闪耀着共产主义精神的灿烂光辉。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些美的形象,从而达到用美的形象去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学习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格和坚强意志。
三、激发情感,引导学生感悟美。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景抒情,读者就应该读文生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与交融,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如《背影》一课,其语言平淡无奇,叙写亦朴实无华,表面看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把生活中“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启迪他们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之情便会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当学生接触到相关的阅读材料后,遇到了过去相似情感体验的刺激,联想便接通了这种刺激源,于是感情上产生了共鸣,为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