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玲(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221006)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调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对照组60例,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力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调胃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4.4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口服自拟调胃汤结合多潘力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满意。
【关键词】自拟调胃汤;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祖国医学“痞满”、“胃痛”、“嘈杂”等证的范畴。近年来临床研究报道较多。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目前认为FD应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从西医角度看FD是具有由胃和十二直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组症候群,据统计,此病的发病率高达20%~30%,占消化门诊的50%左右[2]。FD的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目前认为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因素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另外,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神经激素因素等在FD发病中的作用难以定论,推测其发病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胃镜检查多显示浅表性胃炎,但二者无因果关系。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本院2008.10-2011.10门诊病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中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19-54岁,平均(38±3.07);病程3月-2年;对照组中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17-55岁,平均(40±2.85);病程3月-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或多种,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2)内镜检查未发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各种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3)也无上述疾病病史。(4)B超实验室检查排除肝、胆、胰等疾病。(5)排除如胃食管返流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者。
1.3排除标准
(1)合并有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和动力障碍性疾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多潘力酮过敏者;(4)17岁以下及55岁以上者。(5)消化道溃疡及手术史;(6)严重的心、脑、肾及恶性肿瘤。(7)未能及时服药者。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两组均避免吸烟、酒及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2.1对照组给予多潘力酮片10Mg/次3次/日饭前服用,服用一个月。
2.2治疗组选用自拟调胃汤治疗,药用枳实20g白术20g党参15g茯苓15g陈皮10g佛手10g厚朴10g鸡内金柴胡12g茯苓15g甘草10g砂仁12g陈皮10g法半夏10g枳壳12g郁金12g;
若脾气虚加用黄芪15g党参20g;湿热加用黄芩12g;虚热加用麦冬20g;食滞加用麦芽20g莱菔子15g;挟血瘀加用丹参12g水煎服2次/日,十五日为一疗程,共服用两个疗程后,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
3评定标准
3.1消化不良症状评分标准观察记录前后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的变化,根据症状的轻重采取分为:重、中、轻及无四种,分别予以记3210分。重者3分为病情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等程度者2分为影响生活、工作、学习,但尚能坚持进行工作、生活、学习;轻者1分为轻度影响,不会影响基本的工作、学习、生活;无者0分,没有任何症状。
3.2消化不良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状总积分下降≥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总积分下降≥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下降≥30%;无效:积分下降<30%
4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5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主要病位在胃,并常涉及脾、肝、肾。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通降下行为顺,脾气主升,为行气水谷精微及津液水湿,与胃共同腐熟水谷,调整胃肠的运动功能。脾胃互为表里,脾升胃降,燥湿相济,相互制约,协调互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因此若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的受纳腐熟转输等功能发生障碍,因而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肝与脾胃同居中焦,肝主疏泄调达的正常,才能保证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郁气滞,亦可乘侮脾胃,脾胃不健,肝气常易乘虚侵犯,故胃痛、腹痛等常可发生。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转相滋养,互相为用。肾虚阳气衰弱,则脾失温煦而运化失职;脾虚化源减少,则五脏之精而肾失所藏,故先天不足,也会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的症状。故临床所见夹有肝胃不和、饮食积滞、肝郁脾虚、脾胃虚寒、中虚气滞、脾胃虚弱等各种不同的表现。但其中胃气虚弱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应侧重于健脾和胃。同时兼调肝脾之功。调肝重在疏理肝气。方中枳实、厚朴宽中理气,散满消积除痞。有研究,对有胃瘘、肠瘘的犬灌服枳实20g或枳实20壳煎液,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厚朴煎剂,对于肠管小剂量出现兴奋作用,大剂量有则为抑制[3]。现代药理认为两药通过提高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浆胃动素水平而促胃排空作用[4]。白术、党参、茯苓、补中健脾利湿,升清降浊。陈皮、佛手理气通膈,疏解肝脾胃气滞。鸡内金具有消食化积健运脾胃的作用,现代药理也已证实鸡内金含胃激素等,能增高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胃运动加强,排空加快。柴胡郁金共奏行气解郁止痛之功。西医认为,可能是由于多为动力障碍、精神因素、应激因素等有关。多潘力酮作为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促胃动力药是一种合成的苯咪哩类衍生物,为一种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胃肠道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的作用于上消化道,可增强为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十二指肠运动,有效解除上消化道障碍症状[5]。亦作用于化学感受区而抑制呕吐反射,由于本品很少透过血脑屏障,所以不产生中枢性抗多巴胺受体作用,基本上不会产生椎体外系的副作用[6]。
综上所述,中药自拟调胃汤结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有疗效确切,因而具有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周丽雅,李炳庆,林三仁,王爱英,董秀云,李兆申,袁耀宗,于中鳞,刘新光,王惠吉,郑意端;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3]雷载权中药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17).
[4]林江.枳实消皮痞丸对大白鼠排空影响的实践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1):45-47.
[5]上海多潘力酮多中心临床研究写作组.多潘力酮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4):220-222.
[6]徐叔云临床药理学[M]第3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