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实验中学董志勋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经常听到家长学生谈论说“我家孩子小学时特别聪明,加减乘除能口算、心算,特别准确,可到了中学阶段却越来越不行了,成绩下滑,渐失兴趣,如今却竟然成了一名差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也经常思考是不是教学中存在问题,怎么一个小时候的优等生上了中学却变成了平庸的学生?是智商问题?是基础问题?是方法问题?还是见识问题?通过实际研究调差,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原因,现在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数学知识具有阶梯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小学的要求是能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会处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简单问题,往往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紧密联系,难度较小,常常能和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取得最好的配合、互动,也容易让各方面认可,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开始由“数字数学”向“代数式数学”转变,要求掌握代数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理解平面几何中的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会概率的一些初步知识和方法,能定性地认识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简单地调查研究,这就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数”到“式”的思维转变,很多学生依旧沉浸在追求数学计算的老式旧思维环境中,落在后面。这是一个见识问题,就像井底之蛙,也可见思想的固步自封是多么可怕。
在高中数学中,数学开始由常量数学(代数)向变量数学(函数)转变,常量是相对的,变量是绝对的,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工具解决变量问题,认识空间中几何元素间位置关系,会利用概率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而分类更细、更科学、更明确、更完善,例如,函数、数列、不等式、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在数学思想方法上更渗透了五大思想:函数方程不等式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或然必然思想,在具体方法上又要掌握待定系数法;特立法;同一法;推理与证明;估计排除法;反证法等。
在数学问题上,更是要能结合思想方法处理变量范围问题;定点定值问题;存在性问题;恒成立问题;有解问题;任意与唯一问题;几何结论的证明;空间角与距离问题;轨迹方程;曲线位置关系;逆向问题等等。
在数学论证时要求掌握设、列、解方式和一作二证三求解的模式,这些更高层面的数学知识初步展现了数学的本质,也让我们领略了真正的数学层次性,这时谁还敢说数学就是数字的四则运算这么简单。
二、数学学习必备的几个条件
学生数学学习中,我认为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知识归纳与对比的学习方法,远见卓识的主动适应能力,随着各个层次数学的要求,主动去适应新的要求,站上新的台阶。
具备扎实的基础是学生迈上一个新台阶的能力和信心。现在有些学生上了中学连小学的应用题都不能解决,基本的有理数四则运算、根式运算、分式通分都不能应对,这怎么行。在高中,要建立新的知识平台,以思想方法培养为主,运算不过关,根本不行,这与能力无关,而是纯粹的基础问题。
良好的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在课前掌握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新知识,大大提高初学的效率,减少上课的紧张情绪,以及学生对学习的自豪感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兴趣是学习之王。
在学习中当然要讲求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是”事半功倍”,不仅是数学知识,而且各门学科知识都越学越多,越学越难,这种感受很正常,但也有不少学生觉得知识并不很多很难,学得轻松愉快,我认为区别在于归纳好对比这个基本的学习方法上,知识总是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进行系列化、模块化储存,将来提取自然方便、高效,有些知识具有相似性,不加以区别,很难记准,只要从不同角度加以区分,就能对比记忆,方法正确就能化多为少,化粗为精,自然学得更好。
杜甫说读书的方法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实就是要有知识有见识。在数学学习中要不断提高见识,对新平台的新事物不应排斥,应积极主动适应,不要站在过去评价现在,反而要站在未来看过去。
总之,数学的今天比昨天更新、更广、更优秀。数学的发展由”数“到”式“,再到”变量“的发展使得数学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必将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让我们大家以创新的意识、智慧的思想展望数学发展的未来,不要在数学学习中思想”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