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成”润泽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让“生成”润泽数学课堂

汪立芳

汪立芳山东省无棣县埕口镇小学25190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课堂教学中的精彩有来自课前的精心预设,也有来自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努力学习和实行这一新的课堂教学过程观,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深化,着力构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式的数学课堂,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预留空间——“放”中生成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课前了解学情得知,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对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决定改变通常顺着教材知识点有序展开教学的做法,把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首先,安排开放性的环节:请大家拿出年历卡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看谁知道的知识多?结果超出我的预料:有的发现一年有12个月;有的发现有些月份是28天,有些是29天,有些是30天,有些是31天;有的还说知道了有平年和闰年……接着,引导学生对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份分别有多少天进行归纳和整理。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积极的情感得以培养,课堂的生命力得到了体现。

二、放弃预设——“变”中生成

比如在一节“5的乘法口诀”的随堂听课中,教师原本想遵循教学预设,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5,再一步步归纳得出5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5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老师一下愣住了。但她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就从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出发,重整教学流程。于是,她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不错。那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教师抓住契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5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这下课堂沸腾了: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教着;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教着……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单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学数学”成为“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极点。试想,假如教师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时,立即加以呵斥、批评;假如她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三、鼓励质疑——“议”中生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敢于“考老师,考同学”,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富有挑战性的个性。

例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自主领悟数学中“比”与体育比赛中的“比”的不同,课的伊始,我设计了“拔河比赛”这一孩子们熟悉的游戏情境,让他们全体参与游戏比赛,学生情绪高涨,异常兴奋,他们“身临其境”,在一局一局的比赛中,真实地体验到了体育比赛中的“比”,获得了不同的感受。有的学生马上质疑:“比的后项不能为0,这里3∶0的后项为什么可以是0呢?”有的学生直指问题的核心——体育比赛的“比”和我们今天学的“比”一样吗?听了学生这么多的意见,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来理解“体育比赛中的比”的意思,有的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自悟道理,揭开迷团:3∶0只是表示比赛双方各得的分数,不是表示相除关系。学生在活动中无论是产生了疑问,还是得到了启迪,都是最大的收获,可以说做到了“无师自通”,真正体现了“学数学”的理念。正因为有了课堂机智的生成,才凸现了学生的个性,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堂因此而丰富、炫目。

四、捕捉亮点——“引”中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这时,特别需要教师及时搜集“节外生枝”的信息,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亮点”,凭借智慧引领,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收获意外的精彩。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连乘应用题”时,我设计了一道准备题:“有两份草莓,每份摆成了6行,每行有7个,一共有多少个草莓?”首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因为已有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就列出算式:“7×6×2”,我对这个答案也非常满意。这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我可以先求出一整行有多少个草莓,然后再乘以6行吗?”我欣喜地看到智慧的火花,马上接口说:“行啊,你的想法非常好!那你打算怎么列式呢?”“7×2×6”,学生自信地说出了式子,全班同学都向这位学生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而我也高度地表扬了他。同时,也鼓励其他同学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并且把不同的想法写到黑板上。同学们顿时忙开了,有的在边想边算,有的在互相讨论交流……接下来学生对例1的学习已经是水到渠成,不用老师再多加讲解了。就这样,在捕捉亮点中,诱发了学生的创新。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只有我们关注“生成”,才能弘扬学生的课堂主权;只有我们尊重“生成”,才能保证资源的有效价值;也只有我们引导“生成”,才能更好地润泽我们的数学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