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爱平/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由于教育涌入面向大众化的潮流,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结构随之也发生了转变,生源多样化的状况使得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大。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多生源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提出进行成功成才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实行新的“三自管理”、加强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生源;学生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职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多,但高职院校对于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高职生源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学生管理力量薄弱,高职学生管理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拟通过分析高职多生源学生的特点,积极找出对策,创新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对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职多生源学生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高生,二是通过单招单考招收的三校生,即中专生、职高生和技校生,三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其中又分为2+3、3+2考试招收的中专、中职生。从质量上说,第一类生源一般是全国“统招统考”高考录取的普高生,经过高中三年的系统学习,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经过高考的磨练,在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是素质算比较好的一类,教育管理起来还算好。但普通高校扩招后进不了普通高校的高中生才进入高职院校,这部分学生大多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自控能力较差,比较多地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目标意识不清、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第二类生源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实践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不全,较普遍地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明、自觉性较差等问题;第三类生源有相当一部分考不上高中或虽然考得上高中,但高中毕业后考大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初中毕业就进人了高职院校,年纪还小,有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入校无需门槛,在校五年学习期间没有高考的压力,这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缺乏自律和自控能力。生源多样化,学生组成复杂、层次不齐、录取分数不高、理论知识基础相当薄弱等现状,给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二、高职多生源学生的特点分析
本人从事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四年,每个学期所带班级不低于5个,学生人数都在200人以上,通过入学时对学生档案的收集;下班走访谈心;心理咨询教育;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等日常工作发现高职学生具有下列几个特点:一是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乡镇和农村,兄弟姊妹多,还有少部分家庭出现问题,是单亲或父母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缺乏爱,身心受到伤害;或是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打工,无暇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缺失;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方法或是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又无能为力。二是学生在校有诸多的不适应,表现在面临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下,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他们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无所知,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求自己安排等,他们本人从事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四年,每个学期所带班级不低于5个,学生人数都在200人以上,通过入学时对学生档案的收集;下班走访谈心;心理咨询教育;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等日常工作发现高职学生具有下列几个特点:一是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乡镇和农村,兄弟姊妹多,还有少部分家庭出现问题,是单亲或父母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缺乏爱,身心受到伤害;或是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打工,无暇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缺失;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方法或是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又无能为力。二是学生在校有诸多的不适应,表现在面临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下,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他们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无所知,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求自己安排等,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彷徨无助;部分学生由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习惯集体生活,还面临人际关系和独立生活的不适应;他们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有的学生过早谈情说爱;在消费方面比较大手大脚,没有计划。三是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不了解、不感兴趣,有排斥心理;许多人不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后选择现有专业,而是迫于高考、中考失败别无选择或是父母的意图,对所选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及其发展趋势都缺乏了解;他们大多比较自卑,文化基础薄弱,不清楚自己以后能干什么,对就业缺乏信心,感到非常惶惑。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三、生源多样化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管理体制不健全,学生管理工作表面化。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体系,各校主要实行的是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主要由系一级负责,各系设置了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党团组织和比例不等的辅导员,但由于不少高职院校两级行政未经充分发育、相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各部门之间均存在职责界限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各部门凡涉及到学生的事情,最后都要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系里,导致各系的工作内容繁杂,使管理者每日忙于处理各项事务,很难腾出精力对学生的心理情况、生活状况、学习兴趣、就业取向、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分工不明确,学生管理工作干部融党、政事务于一体,集教育、管理工作于一身;从奖、贷、困、补到思想教育;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管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凡涉及学生的各个部门工作最后的落脚点都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法避免地每日陷于事务性工作.疲于应付,很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探索欲、判断力、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很难有精力研究有关学生工作规律、学生工作经验教训、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思想动态等问题,从而使管理表面化,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工队伍建设不完善,工作责任心不强。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化已经是普遍的现状,对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就应该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而并不是一味的“看羊式”管理,只要看着学生不出事就可以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工人员达不到比例,有的责任心不强,以至于在复杂的生源面前工作漏洞层出不穷。
四、高职学生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进行成功成才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招收的都是第三、第四批生源学生。和“一、二本”生源学生相比,“三、四”批生源的学生常常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他们对自己“成功成才”的信心需要鼓劲。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要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面对广大学生,从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行成功成才教育,就是进行一种以“强化成功意识为目的”、“成功成才为目标”的励志教育。从高职新生入学始业教育开始,就要结合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分阶段成才目标的计划,组织开展以“成功教育”为主线的系列个人和集体争优创建活动,班主任要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教育档案,教育、引导、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每一项成绩,重视每一次进步和分阶段学习成果,鼓励学生首先是取得“学业的成功”,继而是“就业的成功”和“创业的成功”。此时的班主任一开始的正确舆论指导特别重要。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做法多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引导学生遵守学校制度,学生管理工作还必须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将学生置于教育管理的中心位置,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保护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教育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制定政策,做各项工作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体现人文关怀。即学生管理部门应改变以往“管理学生”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高职院校领导要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院上下保持高度统一,统筹安排,统一规划,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努力将服务学生的思想贯穿全程,以服务学生为己任,使服务意识渗透到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学校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在与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形成良师益友型的新型关系。关心学生就是要求学生工作者要主动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
(三)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者能力
高校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是相当多的,也是从事非专业教育的重要教育者。学生的非专业教育主要包括了理想教育、责任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太少且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理论修养不高,专业知识欠缺,基本处于经验化工作水平,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通过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的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树立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构建好责权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使学生管理工作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适应新形势,为加快高职学院的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四)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实行新的“三自管理”
必须转变管理观念,把管理者从管人、管物等“硬”管理向以引导、疏导为主的“软”管理转化。在管理方法上,一是要从根本上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教育管理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服务于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为宗旨;二是要明确学生作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其自主管理。在高职学生管理中通过推进“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三自管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认识、约束、调控与改造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让学生通过自我服务活动,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责任感、以及自主自强的精神和意志。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
高职院校还应当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应当提高校园环境文化品位外,还应当通过举办各种文艺、体育、专业方面的大型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地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加强社团建设、拓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设工作平台,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育人氛围。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宽松的环境,释放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窦凯,张薪薪.探索适合三校生源高职生特点的工作方法[J].职业技术,2008,(1).
[2]周蔷,李娟.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和特点[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3).
[3]陈永跃.高职生源不整齐的教学管理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5).
[4]石莉.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6(3),33-34
[5]朱敏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以人为本[J].辽宁高职学报.2006(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