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析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吕海峰

吕海峰

摘要:加强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应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影响学生责任心形成的因素,并论述了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责任心;培养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德育领域恒久的也是极难解决的问题。说他难以解决,固然与教育的主体——学生自身特点的灵活、主动有关。德育方法本身的不适当的选择与应用有关。因此,加强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应是今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影响学生责任心形成的因素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群体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他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对于青少年来说,责任心可分为学习责任、集体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等等。他可以体现许多方面:如自己能独立地判断、选择并接收其相应的后果,不怨天尤人;做事有始有终,并注重效果;勇于承担自己对社会、家庭及他人的义务;凡事不以自我为中心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普遍较差,做事不认真,学习马虎,生活草率,目中无人,默然处之。对一切都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家长的过分保护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注重孩子的智力增进和身体发育,不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资巨大。对孩子放任溺爱,百依百顺,衣食住行一切包揽。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干点家务活、考个好成绩,就用给钱的方法给予鼓励。结果,学习成了为家长而学,干活也是为钱而干,孩子全然没有考虑这些都是自己的职责,都是份内的事。

2.学习负担重,压力大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具体表现为“六多”,即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这“六多”导致学生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狭隘和封闭性,把学生的社会关系仅仅局限在家庭成员和学校、教师、学生之间。这样使学生看不到自己在社会家庭中所处的地位,满脑子以“我”为主,从“我”出发,终日将目光定格在个人努力、个人奋斗上。

3.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风气,就是人们所生活的精神和环境。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巨大的熏陶作用。现在,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上缺乏和谐统一,尤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给学校德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面对滥用职权,不顾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搞权钱交易,坑蒙拐骗、贪污腐化等丑恶现象。学生限于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不能对此做出正确的理解认识和认知能力,不能对此做出正确的、全面的分析判断,从而造成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趋向混乱。

二、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必要性

责任心的弱化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养。学校的唯一劳动就是大扫除,经常可见大扫除中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则是走过场,有的能溜则溜,溜不过站着看,看不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若要求带劳动工具,半数的人会忘记带。学习工具或作业本、练习本忘带更是常有的事情。点点滴滴的小事,暴露了孩子们对自我、对集体缺乏责任心。优越的条件并不与健全的人格成正比,相反,优越的条件使他们什么都不需要思考,好像他们的一切都被父母关爱的网紧紧罩住,未来的蓝图已被画好,自己的目标也要靠父母去设定。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一种不愁任何事的感觉,好像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责任心自然削弱了,而责任心的削弱又决定了他们在上进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上的普遍弱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严重现象。

许多学生学习不佳多数是责任心方面出了问题,自我克制能力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学习愿望就更不相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的所有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变成灰烬,变成木乃伊。”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指望高,学校也给学生提出高的标准,国家也需要有用之才,但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自己。教师们都在议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学,还不好管,书越来越不好教。”的确,他们或丢三落四,或字迹潦草,或效率低下,有的还自由散漫。试想: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学生,怎么可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呢?只有从各方面寻找责任心弱化的原因,理解学生,找到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任务才能圆满完成。师生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才能和谐,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助推器,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的催化剂。

三、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途径和方法

责任心,是人的一项基本素养。未来社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对自己、对事业、对社会、对祖国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于学生来说,责任心是同学间团结友爱的粘合剂。如果因为同学们处在一起,都能自觉承担互敬互爱、互助互利、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等等责任,就能同心同德和团结友爱地生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教育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首先,要在学生中开展责任心的教育,提高树立责任意识的自觉性。

认知能力是品德发展的基础。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和责任感的形成。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在集体活动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为此,利用班会、晨夕会等时间,在班级开展了每日“学”“讲”“比”“感”“行”五字活动,即每学一段《日常行为规则》和一句名人名言;讲一个(每个学生至少准备一个,轮流讲)古今中外的以德为官,以德处事的故事或者当代的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学生讲了之后,把学的理论和听的事迹与自己以前的思想行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把差距和感想作为今后努力方向,记在“每日一得”的专备笔记本上;每日至少做一件有责任心的事。

通过每日五字活动的开展,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之间的关系;能够自觉地摆脱依赖意识,学会负责,处处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如:原来回家举手不动的学生,能主动干些洗衣、扫院子等力所能及的活;看到地面有纸屑,能自觉弯腰捡起;原来常违纪的学生,能自觉守纪了。整个班级呈现出以德为先、谦让、理貌、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为学生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

自我管理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判断决定、负责任的能力、意志和态度。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凭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地做出选择,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地办每一件事情。为此,我们利用课外活动、节假日、星期天组织了“社会爱心队”、“校内卫生义务队”、“校内美化义务队”等活动。

通过社会爱心活动,提高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理解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祖国就会变成美好的春天”的真谛。通过卫生义务活动和美化义务活动,加强了学生讲究卫生和环保意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才干,促动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人人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尽义务,献光彩。

第三,让学生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笔者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笔者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一段时间以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在行为自律方面、主题班会、大型活动等方面,都留下了同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烙印。班级许多同学涌现出许多尽职守纪、孝敬父母、见义勇为的好榜样。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青少年是未来时代的挑战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因此,德育工作的重点是重视和加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其意义重大深远,不可低估。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府前中学

邮政编码:2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