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西提·沙买提热西旦木·乌布里(新疆博州人民医院眼科新疆833400)
【中图分类号】R7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近20年来增长了3-5倍,已成为眼科治疗较棘手且致盲率较高的常见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真菌性角膜炎病因中角膜外伤史占50%以上,与农业外伤密切相关,常为稻谷、草类、泥土等外伤,患者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因其致盲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除角膜外伤外,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使眼部菌群失调、局部免疫力下降也可使其发病率增高。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绝大多数为污染菌,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有大量病原体入侵时即可能感染疾病。
【关键词】角膜炎;真菌感染;曲霉菌属;致病菌;孢子真菌性角膜炎由于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致病特点,因此其临床表现本身即较为复杂,易误诊为细菌性或病毒性角膜炎。因此,它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涂片镜检或真菌培养是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涂片的刮取直接影响其检出率的高低,因真菌可垂直于角膜板层生长,因此,涂片时宜向基底层刮取,在靠近角膜溃疡边界向基底刮取其检出率较高。
调查结果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仅40.63%,可能与病程较长后真菌移向角膜基质深层导致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降低有关。因此,临床上如遇临床表现与本病相符而高度怀疑真菌感染者可反复涂片检查以提高阳性率。
我国新疆为一农业大国,角膜真菌病与农业外伤密切相关,且患者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真菌性角膜炎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效果极差。因此,加强真菌性角膜炎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便积极有效地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眼部真菌感染从感染菌种角度可分为酵母菌型与丝状菌型。丝状菌为多细胞真菌,有菌丝形成,代表菌为镰刀菌、曲霉菌;丝状菌感染型角膜炎患者多与眼外伤有关;病灶位于中央,突出角膜表面,边界不清晰,呈羽毛状边缘,易浸润深层基质,常合并前房积脓及角膜内皮斑等;严重者可出现角膜穿孔及眼内炎抗真菌药物以咪唑类抗真菌药为主,如咪康唑、益康唑、那他霉素(匹马菌素)等;此类感染治疗效果差,病情顽固不愈,视力预后不佳。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主要是孢子,也可有假菌丝形成,代表菌为白色念珠菌;酵母型眼部感染的发病与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移植术或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期滴用糖皮质激素眼液有关;感染病灶局限,边界清楚,较少向基质深层及眼内浸润或穿孔,病程长;治疗多用两性霉素B、5-FC、氟康唑等,此类感染疗效及视力预后较好。
镰孢霉属:串珠镰孢为桃红色菌落,大分生孢子3-5隔,小分生孢子纺睡形排列成串;茄病镰孢为淡褐色菌落,大分生孢子腊肠形,典型的3个隔,球形小分生孢子及顶生和间生厚壁孢子;禾谷镰孢为浅红褐色菌落,无小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纺睡形3~7隔,顶端细胞逐渐变细;梨孢镰孢为洋红色菌落,大量球形小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较少,隔数通常不超过3个;木贼镰孢为黄褐色菌落,大分生孢子顶端细胞伸长成刺状,无小分生孢子;细小砖红镰孢为砖红色菌落,大分生孢子多为一隔无小分生孢子;半裸镰孢为暗褐色菌落,大分生孢子纺睡形,3-5隔,可见间生厚壁孢子,无小分生孢子。
曲霉属:依据顶囊、基梗、瓶梗的特殊产孢结构和不同菌株产生不同的颜色。烟曲霉为暗烟绿色菌落,顶囊烧瓶形,瓶梗分布在顶囊上半部,分生孢子头呈短柱状;黄曲霉为黄绿色菌落,顶囊近球形,梗基和瓶梗分布在顶囊上半部,分生饱子头呈疏松放射状;构巢曲霉为绿色菌落,顶囊半球形,梗基和瓶梗分布在顶囊上半部,可见多数闭囊壳及子囊孢子;土曲霉为橙褐色菌落,顶囊半球形,梗基和瓶梗分布在顶囊上半部,分生孢子头呈直柱状。
青霉属:帚状枝是青霉的基本特征。黄绿青霉为黄绿色菌落,瓶梗直接生于分生孢子梗茎上,多为安瓶形;牵连青霉为蓝绿色局限性菌落,单轮生帚状枝;桔青霉为橙绿色菌落,有淡黄色渗出液,由3一4个规则而稍散的梗基构成叉状双轮生帚状枝,分生孢子链为分散柱状;灰黄青霉为灰绿色表面有无色渗出液的菌落,瓶梗、梗基、副枝及次副枝构成三轮生或四轮生的帚状枝。
互隔交链孢霉为灰黑色菌落,倒棍棒形砖墙样大分生孢子;禾草蠕孢霉为灰褐色菌落,由数个原生质团构成棍棒状大分生孢子,以假轴式在分生孢子梗上产生;新月弯孢霉为暗灰色菌落,分生孢了梗顶端稍弯曲,其上有顶生4个胞室,第三个胞室膨大形成船形的大分生孢子;簇孢甸柄霉为灰褐色菌落,椭圆形砖墙样大分生孢子;蜡叶枝孢霉为黑褐色菌落,树枝状分生孢子链;白念珠菌产生多数顶端厚壁孢子。
为更有效地治疗真菌性角膜感染,我们首先应对致病真菌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包括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