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医院367200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在做好控制脑水肿外,还要避免颅内压增高的诱发因素,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否则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72岁。脑挫伤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硬脑膜外血肿5例,硬脑膜下出血5例,脑震荡1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例,呼吸机辅助呼吸3例,气管切开2例,脑室穿刺引流3例,钻孔引流术2例,常规治疗与护理38例。
1.2护理方法
1.2.1病情观察
1.2.1.1意识状态: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协助辨别脑损伤的轻重,意识障碍出现的迟早和有无继续加重可作为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依据。应正确评估患者受伤时的意识状态、受伤程度,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1.2.1.2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外,还应注意眼裂的大小、眼球的位置及活动情况。每15~30min动态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的变化,及时判别患者是否出现休克、脑疝等情况。如患者有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大,提示有颅内高压情况发生,多见于急性脑水肿、颅内血肿等;有脑脊液耳漏或鼻漏者,以头偏向患侧为宜,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以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1.2.1.3锥体束征与肢体运动征:患者逐渐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尤其是继发性意识障碍加重和瞳孔改变,提示颅内分管机体相应区域的脑组织发生水肿、血肿或脑实质的损伤,及时报告医生予降颅压、脑室穿刺引流或开颅探查术等处理。
1.2.1.4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入院后应立即给予持续有效的高流量吸氧,伴有呕吐或口腔有血性液体流出者,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引起窒息[1]。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如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不易吸出且昏迷较深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出现呼吸中枢抑制导致气体交换下降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有脑脊液鼻漏时,禁止从鼻腔吸痰,定时翻身、扣背,以促进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
1.2.1.5气管切开的护理患者气管切开后,给予雾化,湿化液用生理盐水100ml加氨溴索30mg3~4次/d,通过临床观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保持气管套管上覆盖的纱布湿润,避免吸入干燥空气。有痰污染时及时更换纱布,减少痰痂形成和感染发生。如果痰液过于稀薄,需经常吸痰时,提示湿化过度,应适当减少湿化液量。
1.2.1.624h出入量记录:为避免发生脑水肿,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通常需要对液体摄入量进行限制,并适当应用脱水剂。由于昏迷患者无法经口用药、进食等,需准确记录其24h出入量,以便及时制定并完善治疗计划,同时也可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1.2.1.7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颅内血肿常采用脑室穿刺引流血液,为了防止术后颅内高压也常采用引流术。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及时准确记录。维持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及颅内压的高低调整悬挂高度。保持引流量<500ml/日,防止引流出过多脑脊液时脑室塌陷致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
1.2.1.8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可以促进脑组织的恢复[3]。早期多给予静脉营养,如术后3~5d后,患者肠鸣音恢复,可给予鼻饲。配制好的营养液使用不超过24h,灌注温度38℃~40℃,灌注量每次不超过200ml。
1.2.9加强基础护理:(1)做好皮肤护理翻身叩背1次/2h,按摩受压皮肤,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平整干净,防止压疮形成。(2)五官护理不能经口进食者用生理盐水棉球做口腔护理,每日两次,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眼睛闭合不全的患者,给予涂眼膏或凡士林纱布覆盖,以保护角膜。有脑脊液渗漏,鼻漏,耳漏的患者,及时擦净血迹,不可用水冲洗,及纱布棉球堵塞。(3)大小便护理会阴部给予会阴冲洗,2次/d,大便后外阴及肛周皮肤给予及时清洗,留置尿管者,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尿管通畅,引流袋低于耻骨联合下15cm,引流管更换2次/w,导尿管更换1次/2w。严格无菌操作,观察尿液的量,颜色及性质。保持大便的通畅,如大便干结,可给予开塞露,酚酞片,番泻叶等缓泻剂应用,必要时灌肠,切忌用力排便,屏气,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2结果
痊愈30例,轻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2例。
3小结
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变化较快,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且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以及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加强病情观察以及护理干预,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以及合并症,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黄鹏芬.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0):598-599.
[2]孔梅枝.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专科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