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孟河镇防汛工作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3

新形势下孟河镇防汛工作思考

徐宏卫

常州新北区孟河镇农村工作局江苏常州213138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防汛工作,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受恶劣气候的影响,防洪抗灾的形势依旧严峻。今年汛期受厄尔尼诺后期影响,孟河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对城镇防汛、农田排涝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孟河镇的防汛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有益的对策。

关键词:防汛;水灾;对策;

一、孟河镇概况

1、孟河镇总体概况

孟河镇位于常州市西北部,地处长江之畔,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丘陵山地,水网密集,全镇总面积约88.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万人。从地形高度上分,有上滩(高亢区域)和下滩(圩区)两大块,上滩田面高程约为零上7米左右(吴淞高程,下同),总面积约56.04平方公里;下滩的田面高程为零上4.5米左右,总面积约32.22平方公里。境内有流域性河道三条,即浦河、新孟河、剩银河,其他还有区域性河道、大沟:有永胜河、中长沟、北长沟、南长沟、蔡家大沟、团结河、渡津河、东陆大沟、茅庵大沟、川心大沟、红五大沟、银河大沟等近四十余条河、沟与流域性河道相连,为灌溉、供水、排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水文水资源及历史洪涝灾害

孟河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东临长江,水气调节较为适宜,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气温约16.3℃,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8月份,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2月份。年降雨量1077毫米,年际变化较大,年内雨量分配也不均,汛期5~9月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63%左右,其中梅雨多出现在5~7月,梅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22.5%左右,7~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经常出现热带气旋雨和台风,易造成洪涝灾害;非汛期常持续干旱,往往形成旱灾。

本镇发生洪涝灾害,大都在梅雨季节及台风影响时期,6、7、8、9月降雨范围大,雨量集中,加上山水,丹阳客水过境,外河水位顶托,排水不畅,特别是在长江潮汛期如遇台风暴雨,就会成下滩受淹,上滩内涝现象,每3-5年就会出现洪涝灾害现象,淹没范围主要以圩区的9个行政村(社区)的农田及部分房屋,上滩的南兰陵、万绥等村庄也会有受淹的可能,97年孟河闸外最高水位为7.96米,闸内最高水位为6.7米。

2003年7月3日我镇圩区瞬时降雨量达190毫米,直接导致内外河水位猛涨,特别是南阳河水位已没过南阳河圩堤,从而导致第六大圩区部分村庄受淹,受淹面积达,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近两年受厄尔尼诺现象而发生的几次特大暴雨都导致我镇部分地区受淹,特别是上滩高亢地区,由于排水流量和流速不够而成为防汛工作的瓶颈,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3、我镇水利防汛工程现状

孟河镇是江南鱼米之乡,历来以农业发展为主。受季风影响,本地区年内和年际降雨量的丰枯变幅很大,加之潮汐、台风和客水等影响,洪涝、干旱自然灾害频繁。经过多年持续水利工程建设,孟河镇经历了建国前的“洪不能挡、涝不能排、旱不能引”,到解放初期的“能灌、能排、能深、能浅、能适应机耕”,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百日无雨保灌溉,日雨150mm两天排出不成灾,主要堤防达到抗御1974年型洪水标准”,最后到近几年的“现代水利、安全水利、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的新时期治水时期”的几个阶段,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日益完善,排灌体系日趋成熟,为农业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镇境内江堤全长6.5公里,高程在9.8米左右;港堤全长24公里左右,高程在9-9.5米;圩堤全长约9公里,高程在6-8米不等。

我镇圩区沿江、港有灌排两用(以排为主)泵站30座,总排涝流量约54.26立米/秒,排涝总动力约3119.5KW,同时位于圩区内穿堤的涵闸有38座,另有中型水闸两座,分别位于新孟河和浦河的上下滩分界处,一直由常州市长江堤防工程管理处进行管理,我镇还有宽大于3米的节制闸5座,一直我局进行维修、保养和管理。

另我镇还有12吋(含12吋)以上灌溉站约40座,灌溉总流量约20立米/秒,灌溉总动力约2256KW。由于我镇大部分泵站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现已无法满足正常的防汛防旱的要求,故近几年年来,在上级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通过高标准农田、小农水工程等新建、改造和正在改造的泵站有30余座,目前仅基本满足我镇的防汛防旱要求,但遇特大暴雨和高水位排涝流量还显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进行新建或改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防洪安全保障需不断提高,防洪安全的难度也增加。在新形式下,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汛期灾害降至最小,以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我镇防汛工作还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重视不够

长江三峡大坝自二十一世纪初建成后,极大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汛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沿线地区的防汛重视程度,导致部分干部群众防洪意识淡化,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重,认为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用,长江防洪工程体系的防洪能力明显增强,只要不是百年一遇的洪水就不怕,防洪可以“高枕无忧”,出现了“防洪大坝建起了、思想大坝滑坡了”的现象。同时由于连续多年没有出现大的水旱灾害,一些干部群众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警惕性有所减弱,对防汛抗旱的准备工作有所放松。还有个别干部群众认为防汛抗旱年年防、年年干,每年都在喊“狼来了”,但每年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导致防洪抗灾意识淡化,甚至出现应付差事的现象。

我镇近几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特大暴雨与外江高水位同存时,给我镇的防汛增加了很大的压力,部分地区往往措手不及而被淹。

2、河道、泵站、堤防等防汛设施长效管护不到位

在河道长效管护上,我镇的47条镇级河道总体良好,基本上无大的阻水建筑或淤积,但我镇仍有30余条的村级河道,河道淤积、违章驳岸等严重,同时部分村庄不少数目的蓄水沟塘也因“填沟造田”等而消失不见,这严重影响了各村,尤其是下滩圩区村庄的防洪排涝和农田灌溉,大大增大了我镇的防汛防旱任务。

在泵站长效管护人,由于经费、人员等问题,大部分泵站都交于辖区村(社区)进行管理,但村委安排的管护人员在责任心、业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很大欠缺,而且年龄结构老化现象严重,管护待遇偏低,导致经常出现“无人机”、“乱开机”等现场,给泵站运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在堤防管护方面,我镇境内有长江江堤6.5公里,目前由市长江堤防管理处进行管护和改造,今年达到了洪水百年一遇的标准。还有约24公里的港堤,由我镇进行管理,其中建设有护岸、护坡的长度约10公里,还有10多公里未进行硬质护坡建设。港堤上还有2处堤顶宽度和坡度均不达标,一处是剩银河港堤,一处是浦河(山江段)港堤,堤身单薄严重,防汛道路狭窄,防汛车辆无法正常通行,需要加以重点防范。堤防两侧坡面群众乱垦乱种现象严重,屡禁不止,给堤防安全带来了隐患。同时,由于长期高水位浸泡,堤身堤脚被软化,有时会出现少量渗漏等情况(今年就发生了两起),需要加强巡查并对堤防采取灌浆等加固措施。

3、镇区防洪除涝还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洪水风险意识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中忽视洪水风险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开发项目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缺泛洪涝影响评价,未能充分考虑到洪涝影响的历史状况和工程建设项目对周边区域影响,在工程建成后带来较大防洪隐患。二是部分小区、园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设计标准低,缺乏整体性规划,设施不到位,部分下水管道设计过高或断面较小,给防洪埋下隐患。

4、防汛体系还不够完善

镇级防汛体系还不够健全和科学,针对性不强,遇到突发事件主要还是依赖水利人员进行组织、安排,其他部门专职人员跟进不够,组织自救或预救措施不到位,部分村(社区)管护队伍“形同虚设”或“严重不足”,抢险物质储备欠缺,镇、村级防汛演练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进一步做好我镇防汛工作的举措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才会真正落实。防汛抗洪,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发展大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立足于防,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充分准备,既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也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科学选择。特别是经年累月,人事代谢、新老更迭,地区干部年轻化程度高,有活力、有干劲,但大多没有经历过大洪水考验,思想认识上、心里承受上、实战经验上相对不足,所以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常备不懈,以充分的思想准备、万全的工作准备,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做好应对各种极端灾害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大洪水、特大洪水,方能确保安全度汛,万无一失。

2、进一步优化防控体系

“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宁可十防

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一是及早部署汛前准备工作,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从责任制落实、预案修订演练、物资储备保障、汛前工作检查等方面落实好各项汛前准备措施。同时有针对性的组织防洪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安全意识;认真落实以各村(社区)、各单位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各村(社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明确分工,把防汛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各防汛责任人、防汛成员单位都要对自己分管的防汛任务、防汛措施、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出现汛情时,各相关领导要按责任分工,亲临一线指挥。二是科学编制防汛应急预案。在继续做好防洪工程预案修订的同时,狠抓村级预案修订编制工作,全面按照市、区、镇精神加强村级预案修订编制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村级防汛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增强村民预防灾情,抗灾自救的能力。三是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汛前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切实把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检查中发现阻碍河道行洪的各类违章设障,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限期清除。四是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把握防汛防旱工作主动权,关键在于“早”和“实”。要及时增储补足防汛抗旱物资,重要防护对象、重点险工隐患要现场储备。要根据去年抗御特大洪涝灾害实践,加强预案动态管理,强化约束力和执行力。镇农口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其他部门和各村(社区)的防汛防旱指导、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应急保障不流于形式。

3、进一步加大“人”、“财”、“物”投资保障力度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良好的“人”、“财”、“物”保障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前提,在防汛抢险应急队伍上,要从单纯依靠水利人员向全面组织人员转变,要认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补充进入防汛抢险队伍,对一些简单的、不严重的突发问题主要依靠对口职能部门或所在村(社区)给予抢险或组织,对一些大型的、严重的或无法判断的险情或突发情况,由镇指挥部组织以水利部门为主,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抢险队伍进行组织抢险或上报。为此,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村(社区)要认真严格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并组织演练或培训。同时,各级部门、村(社区)在防汛抢险物资上要有充足的安排,确保“物有所用、物尽所有”,不能流于“走形式、走过场”。镇财政部门要安排或分担保障好各类防汛抢险、隐患消除、水毁修复、灾后修复、区域治理等工程的防汛资金,以确保水利防汛工程能得到及时的实施。镇、村两级要加大对河道、堤防、泵站等水利防洪设施附近违章建筑的处理力度,确保行洪通道畅通、堤防泵站安全可靠。

4、积极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确保镇区不内涝

随着新镇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目前镇区防洪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新形势下,城镇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将雨水就地储存和利用。同时在保证防洪安全、生产生活用水、航运及重要区域水环境前提下,充分利用清水资源,建立合理调配流域内和流域之间的水资源。

镇区管网也要进行升级改造。由于前期部分排水管网设计标准普遍较低,过水能力较差。在城镇生活需求逐渐增大的背景下,加快推进镇区排水体系建设,升级城市管网等级刻不容缓。必须从规划、建设、运行等各个层面上互相衔接,多措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镇区内涝问题。

5、抓住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建设契机,提升我镇防汛整体合力

投资一百多亿元的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我镇可以利用此次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契机,逐步优化、调整我镇水系环境,贯通各区域水系,提高沿线泵站、涵闸等防汛设施的灌排能力,并加强各级水利防汛工程的长效管护力度,进一步提升我镇总体防汛能力,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