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致胆总管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ERCP致胆总管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

李建文

李建文(贵州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普外科562400)

【摘要】目的:针对十二指肠以及胆总管的医源性损伤(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针对科室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例由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使得十二指肠以及胆总管造成医源性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CP及EST带来了医源性损伤,本文6例及时诊治,全部治愈。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造成的十二指肠或者胆总管医源性损伤危害较大,如不及时发现尽快治疗会引起很严重后果。

【关键词】十二指肠胆总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医源性损伤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038-02

ERCP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简称,由Kawai等人于1973年首次提出[1],大约40年的发展时间里ERCP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或者治疗肝胆胰疾病的方式[2],但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本身属于一种有创或者微创性的手段[3],因此ERCP对于不同患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因此对于ERCP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防止显得很重要。本文针对科室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6例由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使得十二指肠以及胆总管造成医源性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下是详细资料。

1资料与方法

病例1:(1)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导致十二指肠损伤。(2)基本资料:男性患者;57岁。(3)原发疾病:结石性化脓性胆管炎。(4)治疗方法:首先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其后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以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5)临床症状: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右上腹疼痛,第二天疼痛扩大且体温升高,疼痛感辐射至背部。(6)辅助检查:患者实施B超辅助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胰头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并且有积液生成,此外其它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尿淀粉酶指数呈升高趋势,白细胞指数也呈升高趋势;患者第二天出现症状后补充检查B超肝肾间隙以及胰周,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胰头周围组织积液量增多。(7)临床诊断:ERCP手术造成患者胰腺炎,并发症加剧出现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坏疽穿孔,伴有消化液流出。(8)后续治疗方法:患者进食,首先实施胃肠道的减压,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给予药物治疗以抑制患者胰腺分泌;胆总管处实施T管引流,针对十二指肠的损伤实施内外置管以接低负压吸引;患者治疗期间注重营养供给,治疗后14天方可进食(流食)。

病例2:(1)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导致十二指肠损伤。(2)基本资料:女性患者;52岁。(3)原发疾病:胆总管结石。(4)治疗方法:首先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其后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5)临床症状: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腰背部右侧疼痛。(6)辅助检查:患者实施CT扫描辅助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腹膜后积气积液,此后实施手术探查。(7)临床诊断:辅助检查以及手术探查确定患者由于ERCP造成十二指肠后壁穿透伤。(8)后续治疗方法:患者进食,首先实施胃肠道的减压,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此后实施修补术。

病例3:(1)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导致十二指肠损伤。(2)基本资料:男性患者;41岁。(3)原发疾病:胆总管结石。(4)治疗方法:首先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其后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5)临床症状: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腰背部右侧疼痛。(6)辅助检查:患者实施CT扫描辅助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腹膜后积气积液,此后实施手术探查。(7)临床诊断:辅助检查以及手术探查确定患者由于ERCP造成十二指肠后壁穿透伤。(8)后续治疗方法:患者进食,首先实施胃肠道的减压,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此后实施修补术。

病例4:(1)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导致胆总管损伤。(2)基本资料:男性患者;46岁。(3)原发疾病:胆总管结石伴阻塞性黄疸。(4)治疗方法:首先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其后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5)临床症状:患者术后出现右上腹疼痛。(6)辅助检查:剖腹探查。(7)临床诊断:剖腹探查结果显示患者由于ERCP造成结石嵌顿部位穿孔,穿孔大小约0.4cm×0.5cm,穿孔形状不规则。(8)后续治疗方法:患者进食,首先实施胃肠道的减压,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此后实施手术取出结石。

病例5:(1)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导致胆总管损伤。(2)基本资料:男性患者;42岁。(3)原发疾病:胆囊胆总管结石。(4)治疗方法:首先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其后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5)临床症状:术中由于碎石操作频繁,术后胆道造影以及可能出现造影剂外溢。(6)辅助检查:剖腹探查。(7)临床诊断:剖腹探查结果显示患者由于ERCP造成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左侧壁出现穿孔,穿孔约0.1cm×0.2cm。(8)后续治疗方法:患者进食,首先实施胃肠道的减压,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此后实施胆囊切除术,于残壁实施穿孔修补术,实施胆总管以及腹腔引流术。

病例6:(1)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导致胆总管损伤。(2)基本资料:女性患者;45岁。(3)原发疾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4)治疗方法:首先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其后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以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5)临床症状:患者术后出现疑是腹膜炎症状。(6)辅助检查:B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肝下区出现积液。(7)临床诊断:急诊实施手术过程中确定患者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壁出现不规则裂口,裂口约0.1cm×0.3cm。(8)后续治疗方法:患者进食,首先实施胃肠道的减压,静脉注射抗感染药物,此后实施修补术,并对腹腔以及胆总管引流。

2结果

病例1:术后住院36天,后拔管,痊愈。病例2:修补术成功,术后住院13天,痊愈出院。病例3:修补手术成功,术后住院15天,拔管,痊愈出院。病例4:手术成功,术后住院27天,痊愈出院。病例5:手术成功,术后住院13天,痊愈出院。病例6:修补手术成功,术后住院11天,术后33天实施拔管,痊愈。

3讨论

ERCP作为一种有创手术方式,不可避免的可能造成一定的并发症,术后胆胰肠结合部出现医源性损伤的概率在0.35%至1.70%之间[4]。胆总管以及十二指肠受到损伤后会将十二指肠液、胰液以及胆汁渗入腹膜后间隙或者腹腔内,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人体组织有较强腐蚀性,因此处理不当或者延后处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本文6例患者由于诊断及时以及治疗合理,全部痊愈出院,但是其它文献[5]显示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病死。

针对ERCP造成的胆总管以及十二指肠损伤,关键在于果断及时的手术治疗,虽然有资料显示不手术也出现成功案例,但是本文认为及时手术是最重要的,此外要注意对患者静脉注射抗感染,治疗期间注重营养补给,合理有效的进行引流操作[6]可以更好的将抗感染药物作用发挥出来。总之对ERCP带来的医源性损伤,重要的是引起重视,对可能的情况要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苏秉忠,陈平,黄应龙,等.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分析及处理[J].中国消化内镜,2007,1(7):16-17.

[2]李国熊,张啸.ERCP并发症及防治对策[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24-825.

[3]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2):77-78.

[4]王坚,吴志勇,何敏,等.医源性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治[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8,7:16-18.

[5]高德安,王炳生.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1,8(5):550-551.

[6]陈杰,张新民,严想元.ERCP致胆总管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分析[J].腹部外科,2010,23(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