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青团如何做好公司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4

论共青团如何做好公司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江懿敏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201999

摘要:青年人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石,是公司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力资源商品化的新形势、特征特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外部招聘来解决内部的人才缺口。但相较于新兴的外部招聘方式,企业传统的内部人才培养有着招聘成本低、选拔周期短、激励效果大、员工忠诚度高、“即插即用”等一系列的优势,仍然是当前最主流也是最重要的人才缺口解决方案。公司培养人才需要有长期系统的规划,通过制定培养与选拔计划,可以使公司更好地招吸引和募外部人才、稳定内部人才、挖掘和培养有潜质的人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共青团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宗旨的先进青年团体,是党的好助手和后备军。大学毕业生经历从学生到公司优秀员工的蜕变,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公司的关爱和引导。公司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做好青年思想引领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帮助青年员工在入职后完成职业生涯设计、组织青年的学习积累、规划青年的岗位锻炼、落实青年的人才举荐。通过一系列科学周密的安排,为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

关键词:共青团;青年人才;培养;组织优势

第1章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钢铁市场的持续低迷,公司也经历了外部市场恶化、合同费用压缩、部分区域关停的阵痛。在发展转折的“十字路口”,公司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立足实际,主动寻求转型发展,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市场布局,积极改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全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升级版”公司。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支撑。公司培养人才需要有长期系统的规划,通过科学严谨的青年人才选拔与培养计划,可以使公司更好地招吸引和募外部人才、挖掘内部潜力、稳定人才梯队,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青年人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石,是公司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青年人才是公司中最具潜力、充满激情、思维活跃、乐于挑战的群体。但同时青年人还不是特别成熟,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还比较浅,使得其有些自身优势在工作中难以得到发挥。因此,加强对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共青团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宗旨的先进青年团体,是党的好助手和后备军,是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通过共青团组织发挥作用可以更好地帮助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另一方面,青年员工的成长进步又可以更好地推动共青团组织建设。青年员工的成长离不开共青团组织的帮助,共青团组织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员工的支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团组织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随着整个钢铁市场的持续低迷,公司也主动求变,利用企业转型发展的契机完成了人员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随着大量年龄较大的或不再适合相应岗位的员工选择政策协解,使得青年员工在公司整体员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有非常明显的新老交替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公司正逐步推进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导向型企业的转型,需要大量有学历、有技术、有水平的青年人才支撑,对优秀青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三个非常显著的结果:一是公司目前有着非常充沛的优质青年人才资源;二是公司对青年人才的成长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三是公司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上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公司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一定能适应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公司团委整理分析了当前团组织在公司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工作方式方法保守,工作创新性不强。

长久以来,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始终是公司团组织的一项重点工作,传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青年员工可以更好、更迅速地融入公司文化,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让青年员工的岗位技能、管理水平、知识储备等得到快速的提高。但是随着新时代下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当代青年人受到外来思潮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还是行为方式都产生非常显著的变化,这就给团组织的工作提出了许多的新要求。团组织要培养青年员工成长成才,首要的前提就是青年员工愿意主动参加团的活动,接受团组织的领导。青年员工思维活跃、接受力强、发展需求更加多元,团组织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可能对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他们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也在不断减弱。举例来说,相较于传统的举办一个专题的学习讲座,可能现在的青年人更乐于通过手机视频直播的方式来收看,而不是坐在会场现场来收看。

这些新的形势、新的特征在客观上就要求团组织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利用新的工具、采取新的形式、开发新的媒介,来更好地适应新的变化,解决新的问题。但是目前无论是公司团委还是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创新性都不是很强,工作的方法还是略显保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团组织产生更大的影响、发挥更大的作用。

组织功能弱化,没能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

企业的核心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公司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的中心来开展。生产经营的核心是不断扩大收入和不断压缩成本,特别是近些年随着钢铁市场环境的持续低迷,公司为了提升人员效率必然精简机构,减少管理人员。目前各层级团组织合并于党办、综合办等部门,团干部数量锐减,且基本上都是兼职,这就导致了团组织力量的削弱,组织功能的弱化。

另一方面,公司的最主要业务是设备检修和生产协力,工作特点是区域分布广、人员流动大。由于工作性质的问题,目前公司绝大多数青年员工都零散分布在以班组、作业区、车间/项目部为代表的生产一线,同时各基层团组织负责人基本都是兼职,除却繁重的本职工作外并没有特别多的精力去投入团组织的工作,且由于没有相应的行政权力支持,导致在工作上缺乏执行力度,这些都给团组织开展青年员培养工作工带来很大难度。由此可见,组织功能的弱化使团组织,尤其是基层团组织逐渐失去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和功能,团组织在青年工作上的优势正在不断消失。

缺少平台和政策支持,没能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

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司青年员工参加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另一个是公司团干部组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共青团的本质还是群众性组织,并没有具体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权力,这就导致青年员工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增加了团组织对青年员工的管理难度。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导致了团组织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方面并没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而这些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团干部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抱怨领导不重视、资金不支持,却不愿从自身寻找原因。团干部一旦丢失工作积极性,对待团工作的态度就会变成“二传手”,将上级团组织布置的工作任务进行简单的向下分解,导致团组织的工作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会引起部分青年员工的抵触情绪。这一情形的直接结果就是青年员工参与团组织培训活动时热情不高、敷衍了事,或者是活动形式大于内容,效果甚微。

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把握不彻底,工作针对性不强。

团组织是青年人的组织,为了更好地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培养青年,就需要更贴近青年、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现阶段,很多团组织的活动,还是停留在依靠礼品或其他物质奖励来吸引青年员工参加,并没有非常准确地把握住青年员工的思想脉搏,并没有找到他们真正的内心需求,这就导致了团组织工作的针对性不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公司团委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可能考虑更多的是为了在公司范围内营造“安全第一”的工作氛围,因此工作的侧重点就更多地集中在宣讲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意识上,通过赛前培训、情景模拟、答题竞赛等环节来强化青年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现在的青年人是一个更倾向于表达的群体,他们有很多新的想法、新的认识、新的创意,他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可能有更多的自己独特的理解想去表达。因此,相比较传统的安全知识竞赛,可能一场安全主题的辩论赛或者征文活动会更让他们更有参加的动力。在调动积极性的同时,也能为他们更好地展示自我创造平台,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也能产生更大的作用。

因此,团组织在促进青年员工成才成长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青年人的特点和优势,搞清楚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与公司行政部门相互沟通配合,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青年人“搭台子唱戏”,给青年人提供需要的平台,为他们展示自我创造条件。

团组织做好公司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为了解决当前团组织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公司团委以二级公司团委为单位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将各自调研的成果进行了汇总,得出了以下几点对策,以期更好地完成公司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创新型”的服务团队。

随着时代的发展,团组织的工作面临了许多新的形势和新的特征。这就求团组织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利用新的工具、采取新的形式、开发新的媒介,来更好地适应新的变化,解决新的问题。

首先,团组织要创新思维格局,在政治思想上要时刻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要坚决贯彻落实“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但是,在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载体上又要有灵活性,要有创新,要符合青年员工的特点和需要,要把团组织的工作放到公司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规划、去定位,要去“引导”而不是“迁就”,要为了“结果”而创新,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其次,团组织要创新工作方式,既要突出共青团的品牌效应,又要寻求各方支持。要想搞好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团组织要有所作为、有所地位,就必须依靠公司党群各部门和行政系统的相互扶持。团组织要充分借力这些部门在社会经验、技能、物力、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要跳出“一肩挑、自己玩”的“旧圈子”,主动依靠外部的力量,学会做无米之炊,练就求人办事、借台唱戏的本领,充分整合公司的各种资源,来推进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例如联合工会、人力资源部、技术质量部开展青年员工的“技能比武”,既能得到经费上的援助、人力上的帮助,又可以实现工作成果共享,避免“闭门造车”,实现影响力和活动成果的最大化。

第三,要创新工作载体,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基层团支部的积极性。以往公司团组织搞活动,无论是培训讲座还是技能竞赛,又或者是经验交流会,基本上都是以公司团委或各二级单位团委为载体,开展有一定“规模”的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增加活动的影响力,保障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但是缺点就是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很多青年员工和基层团支部因为生产原因或其他一些客观原因对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团组织可以创新工作载体,可以将团的工作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解决具体需求和集中统筹的矛盾,用特色活动广泛调动最广大范围青年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团组织的渗透力和凝聚力。

最后,团组织和团干部要坚持学习,要与时俱进,要用新思维武装自己,但是不能丢了优良的传统。创新是形式,是将共产主义青年团核心价值用青年人接受度更高、宣传面更广、吸引力更大的方式来弘扬,而不能丢了“听党话、跟党走”共产主义的本质。这就要求团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牢牢树立按规矩办事的观念,切实保障团组织的工作规范运行。

强化团委组织建设,打造“堡垒型”的服务团队。

习总书记说评价人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德”,青年人才的成长,首先是品德的树立。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员工实践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加强青年员工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打造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有水平的“四有”人才梯队的基础。团组织要切实做好青年员工的培养和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团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团组织打造成一个个坚实的“战斗堡垒”,为公司培养一支有着坚定信念、能够发挥创秀争先带头作用的青年人才队伍。

首先,青年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还不是特别强,他们大多扎根于基层,也必将成长于基层,这就要求团组织必须充分利用好基层团支部的力量。要开展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就必须首先完善团委的组织建设,要确保有团员的地方必须有团的组织,有团组织的地方必须有团的活动。同时,要积极扩大各层级团组织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纽带”和“润滑剂”的作用,夯实团的基础建设。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为后续的所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在青年人才“推优入党”和“择优晋升”时的民调话语权,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创造空间、提供平台、指引方向。同时,还要发散思维换位思考,不断探索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的方法和路径,拓宽青年成长成才的渠道。通过这些举措,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后备军作用。

第三,团组织里的团干部本身就是公司各岗位上优秀的青年员工代表,团组织对各条线的团干部也非常了解,同时团的工作又是对广大团干部的锻炼和提升,因此团组织不断加强团干部的建设工作本身就是做好公司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团组织要严把团干部的“入口门槛”,择优录取,以德为先,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水平、有担当的团干部队伍。选拔团干部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青年模范人物和优秀青年党员中选拔团干部。要选拔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来担任团干部,并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学历教育、作风建设,以各种形式来提高团干部的业务水平。

完善工作激励措施,打造“造势型”的服务团队。

目前公司团组织对青年人才培训的渗透度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团组织是一个群众组织,并没有太多的行政和资金权力,对于青年员工在职业晋升和薪酬待遇上没有直接的帮助,缺乏过硬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区分“做事”和“造势”的不同含义,更多的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具体事务而不是行为激励上。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认为: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团组织要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首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这个层面上,并不是仅仅调动青年员工参加团组织培训或者活动的积极性,而是调动他们主动提升自己、积极要求进步的积极性。在团组织的工作立场上,具体的培训活动或者其他事务,应该由公司的行政部门来完成,如人力资源部和技术质量部就有着更为系统和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培训能力。团组织需要做的是“造势”,是刺激青年员工更好地参与公司行政条线所安排的各项具体培训和提升计划。

要更好地激励员工,首先必须抓住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后希望得到认同的心理动机,对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公开的宣传和表彰。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广大青年员工积极投身实现自我价值和公司协同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此外,在选择激励方式和手段时要做到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既有物质刺激,又有心里灌溉。很多人认为激励的手段只有物质手段,的确我们不能忽视青年人的物质需求,但也要看到,物质奖励的时效性往往都比较短,精神奖励才是真正的长效激励措施。有潜质的青年人才往往都受过较好的教育,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精神追求,这就提醒团组织在激励手段选择上更多的采取各类表彰、新闻宣传、树立典型、样板参观等方式,在精神层面尽可能满足青年人才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其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就是要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报复,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并获得成就,以实现自我价值。结合公司实际,青年人才都有自我实现的追求,渴望发挥个人全部的潜力和最大的能力,渴望获得成功,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但是青年人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团组织积极为青年员工学习和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既满足了青年员工的内心需求,也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团组织要在公司范围内积极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使广大青年在持续的学习中不断提升素质,掌握本领。团组织要号召动员青年员工从公司需要出发,从岗位技能入手,从自身努力做起,将个人的提升和公司的发展要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团组织还可以通过兴趣爱好为纽带团结和凝结青年,根据青年员工的普遍的兴趣志向组建若干学习型社团,为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营造和谐的竞争氛围。

最后,团组织要充分利用紧密联系青年的工作便利,将青年员工在岗位成才方面的要求、愿望、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领导层和行政主管部门,使公司在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时更加贴近青年员工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以更好地推动公司青年人才培养。举例来说,团组织可以适时组织公司的优秀青年代表、新入职大学生、基层团干部等与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进行座谈,通过平等顺畅的交流和互动,使青年员工对公司今后发展方向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也使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青年员工的愿望和需求,为公司今后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收集信息、做好铺垫。

正确把握员工思想,打造“导师型”的服务团队。

团组织要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就必须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切实做好青年人才的引导和服务工作。青年人思维活跃,有朝气有活力,但有很多时候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对事物判断还不够透彻。这就需要团组织及时正确教育和引导青年,加强和青年员工的接触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做好青年员工和公司之间的桥梁纽带。

针对青年员工的种种不稳定因素,团组织应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改进与创新的新路子,发挥团组织独特的群体优势和政治作用,服务于公司发展。

一方面,团组织要成为青年员工在成长成长道路上的“导师”,为他们树立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和精神理念。这样既可以引起青年员工的精神共鸣,增强他们对的公司和团组织的归属感,使他们更加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又可以弥补制度管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缺陷,实现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团组织要成为青年员工在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伙伴”,要做到“沟通从心开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可以化解许多矛盾,作为公司团组织,应在青年员工和公司之间起到纽带作用,使得员工心声和公司动态能够上传下达,让公司更了解青年员工的才能、情况,让青年员工更清楚公司的长远目标和发展需求。同时,加强同彼此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答,让他们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真正做到“从心出发”,将个人成长成才和公司长远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结论

习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伟大事业离不开青年人才的成长,我们企业打造“美好中冶”和“升级版公司”的伟大事业同样也需要广大青年员工持续注入动力和活力。

在公司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上,团组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当前团的工作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继承团的优良传统,发挥团的组织优势,“想青年之所想”,打开思路,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员工在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实践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公司团组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凝聚青年团体的作用,及时了解青年队伍人员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解决他们干事业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团组织要努力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能帮助青年员工成长的活动,加强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互相学习,相互赶超,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竞争氛围,帮助和推动青年员工建功立业。最后,要给青年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切实发挥青年人才的作用,使他们在和公司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也为公司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