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441700)
【摘要】目的:探讨MRA对头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头颅血管病变患者,进行MRI与MRA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88例中动脉瘤(12例)MR检查(MRI+MRA)检出率为91.7%(11/12),动静脉畸形11例,MR检查(MRI+MRA)检出率为100%。而海绵状血管瘤8例MRI检出率为100%。血管硬化狭窄MRA的检出率为90.2%,血管闭塞的检出率两者均为100%。结论:MRA能无创有效地诊断头颅血管病变。
【关键词】MRA;脑血管病【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17-01
脑血管病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在高场强核磁共振应用之前都是靠X线脑血管造影诊断,该检查损伤大,风险大,MR的应用可避免可能的风险,本文通过对88例脑血管病变患者做MRA检查分析,来评价MRA在颅内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8例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22岁~76岁,平均年龄50.66岁,所有病例均做MRI与MRA检查。
1.2仪器及扫描参数采用西门子公司的1.5T核磁共振扫描机,包括T1加权,T2加权及FLAIR序列行横断面,矢状面扫描,扫描层厚5mm容积集范围从颅底到中颅窝,包括willis环及其中主要支动脉,重建图像120幅~160幅。
1.3MRA用3D、TOF(三维时间飞跃)技术。
1.4图像分析由有经验神经内外科及影像医师共同阅读MRI/MRA图像。
诊断动脉瘤的标准为:MRI示,T1WT2W显示类圆形异常信号并在T2W像上呈分层影像,中心往往呈流空低信号。TOF3DMRA示:瘤体瘤颈显示明确发生部位多在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确诊标准为:经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证实;未经手术证实者须MRI/MRA与DSA均明确诊断为动脉管,且瘤体、瘤颈显示清晰。
动静脉畸形(AVM)诊断标准:异常血管团: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粗大引流静脉,一支或多支与静脉窦和或脑深静脉相连;一支或几支供血动脉导入排列不整的血管团。
海绵状血管瘤: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有完整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
血管硬化狭窄或团塞的诊断标准:中老年性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MRA血管信号不均匀,变细或节段性不显示;烟雾病:病因不明[1]MRI:基底节以下层面见多个异常扩张的穿支动脉流空影,为异常血管网MRA可直接显示受累动脉,狭窄闭塞。
2结果12例动脉瘤患者经MR(MRI+MRA)检出率为91.7%(11/12)。
检出的动脉瘤中直径最小3mm,最大21.7mm,12例动脉瘤11例行DSA检查,检出10例,检出率为90.0%。检出的动脉瘤中直径最小为2.2mm,最大为20mm,其中72.7%(8/11)位于颈内动脉与大脑中、胶动脉分叉处,其余3例分别分布于椎动脉与基底动脉汇合处及远端分支处。
动静脉畸形11例,均经MRI与MRA检查,检出率为100%,均能显示异常血管团与供血动脉,其中3例显示粗大静脉与硬脑膜窦相连。
海绵状血管瘤8例,经MRI检出率为100%,其中单发5例,多发3例,而MRA不显示。
血管硬化、狭窄或闭塞的57例中烟雾病11例,MR检出率为100%,而血管硬化,狭窄的46例中MRA检出率86.96%(40/46),其中MRA对颈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89%;对血管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6%和100%。但对于远端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3讨论颅内血管病变的检查在MR应用之前均是采取损伤大,患者痛苦且风险大的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TOF3DMRA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血管呈像术,结合MRI检查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良好效果[2]。而DSA属创伤性、对人身体有辐射性、有危险性及费用昂贵的检查,而不能被临床普及应用。
本组病例中,动脉瘤的检出率91.7%(11/12),动静脉畸形检出率为100%,海绵状血管瘤MRI检出率为100%,动脉的闭塞(烟雾病)MRA检出率均为100%,而动脉硬化、狭窄的检出率TOF3DMRA的检出率86.96%。
脑血管病变中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在MRI/MRA检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似。但MRA具有无创伤、费用低的优点,利于临床普及应用。而对海绵状血管瘤MRI检查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而MRA几乎不能检出。而对于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的检查,MRA检出率也很高。
综上所述,TOF3DMRA的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肯定,是脑血管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虽然DSA对动脉瘤、动脉硬化狭窄的检出率高于MRA但DSA的有创伤、风险以及费用高缺点,而不能被临床普及应用,故MRA检查是目前头颅血管病变无创伤有效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1]陈炽贤.实___________用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34-1135.[2]隋邦森,吴恩惠.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