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构建和谐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陈明

陈明四川省盐亭县富驿初级中学621600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育等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我校在进行“双体互促”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和谐教学、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对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运用和谐合作方式解决问题

和谐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一个班级按学业成绩、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为依据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要求学生互助合作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由于改变了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目标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其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教师给与必要的提示与辅导。

第三步,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教师巡视情况。

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

第五步,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在这五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第二步和第四步。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生当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要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学习的成果,只靠个别优生唱戏,这样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例如在上《〈咏柳〉赏析》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示由“吹面不寒杨柳风”给人的联想应抓住哪几个关键词并能想象到有何感觉,然后出示《咏柳》诗,提出问题:每一句应分别抓住哪个关键词并是什么大意?你分别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写出来,然后同小组讨论交流,后抽一小组代表提问,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初步掌握了“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从而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自读课文,比较与自己的赏析有何不同。学生不但学会了诗歌赏析,而且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二、和谐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和谐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通过调查指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的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和谐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2.和谐合作学习为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和谐合作学习的和谐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合作学习小组是由4-6人根据性别、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集体,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而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这种原则一方面使得各小组的构成达到了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3.和谐合作学习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和谐合作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动力。

4.和谐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相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经常、更亲切、更丰富多彩,它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和谐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由于学生间原有的认识特点、经验水平的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通过学习合作,将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三、和谐合作学习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和谐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

当今世界三大教学理论学派之一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对创新教学认知结构的描述是:

1.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2.带着问题观察思考;3.解决问题的假设;4.组织材料;5.分析材料,引出结论;6.检验假设。

和谐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环节与此相类似。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既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满堂问”。教师的活动方式为讲和示(明示和暗示);学生自学的方式为听、读、说、写、观、思、练、做;学生互动的方式是互查互议互评;师生的相互活动为谈、启、研。

其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对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创新的意识,能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学会了如何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这是创新能力的基石。

四、和谐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质和思想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语文教学是学科教学,只是知识群体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学生和谐合作学习追求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效果,它还追求学习中思维的、情感的、思想的、心理的综合效应。

首先是激励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讨论不同于物品交换,合作学习交换的是思想,必定产生1+1>2的效果。

其次是语言的高效训练。

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是老师又是听众,无论是从语言信息提取的迅速性还是保持的持久性上,合作学习都比传统的老师讲授要高明得多。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使教学的单位时间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每个学生独立地在课堂上表情达意的训练次数和时间都比传统的老师与学生单向教学的问答式要多得多。

第三是促进情感的愉悦交流。

传统教学注重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导致学生过分注重个体之间的竞争,而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交往,甚至采用恶性的非正当的方式或手段达到目的,学生的合作意识很差。而合作学习大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尽管不同小组之间有竞争),同组学生为了本集体的成功,会尽情愉快地进行情感交流,大家也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转变观念,树立新的课堂教学效率观,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和学的相互适应,提高教和学的“转化率”,可以通过构建和谐合作学习模式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