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输血科福建福安355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以及影响这些不良反应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12月期间各临床科室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特点以及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本院2015年7~12月共输血3512次,其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共有18例,发生概率为0.513%,过敏反应占总不良反应的72.22%。机采血小板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44.44%,高于其他的血液成分;儿童输血患者以及年龄小于18岁的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于年龄大于18岁以及血液科患者;有输血史和有过敏史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高。结论:输血风险较高,应该严格控制输血的标准,采用滤器输注的方法进行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有过敏史、未成年、有输血史等的患者要严格处理,避免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过敏反应
目前临床上应用输血的主要是治疗慢性贫血、急性失血等的患者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1]。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对输血的认识,目前对输血的操作规范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患者个人的我差异性,不能以偏概全,输血还是存在一定发的风险,主要是输血的不良反应[2]。输血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细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等。较轻的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护理会患者的不良反应,重度输血不良反应很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增强护理人员的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处理手段极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7~12月接收输血患者,共3512人次;年龄为1d~94岁;输注的血液主要包括血浆、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冷沉淀总共7942袋。
1.2方法
若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该填写回报单,如实填写患者的情况,患者的基本情况还有输血史、过敏史、输血不良症状等,进行总结分析。
1.3输血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输血时的症状,并且记录患者输血后的反应。主要包括:1)过敏反应:患者输血后很可能会发生不同情况的过敏反应,轻者发现出现荨麻疹,中间者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和死亡;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两个小时内患者的体温升高1摄氏度以上,此判定应该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体温升高;3)溶血反应:由于人体内的免疫的原因,输入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在患者体内发生异常而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2结果
2.1输血反应类型的发生情况
2015年7~12月期间,受血者3512人次,其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共有18例,发生概率为0.513%,无溶血反应;过敏反应最为多见,共有13例,占总不良反应的72.22%,其余属于非溶血性发热,5例,占27.78%;无其他输血反应。
2.2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发生概率
18例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输注红细胞悬浮液的患者8例,输注血浆的2例,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8例(如表1所示),将此分为四组,发现四组输血反应率不完全相同,机采血小板与其他3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各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3输血反应的其他因素
2015年7~12月期间,不同年龄阶段、过敏史、输血史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未成年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概率与成年患者相比较而言发生概率较高,有输血史或者过敏史的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概率较高,但是不同性别之间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临床上对于慢性贫血、急性失血类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进行输血治疗,输血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运用输血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为人体血液在构成上具相当的复杂性,加之患者本身又具有比较明显的个体化差异,这将会对输血结果的安全性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使得治疗的风险性增加,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发热等,严重者将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3]。
此次研究表明,有过敏及输血史、输注机采血小板、未成年以及血液区等几类患者的在输血时出现输血反应的概率较高,因此临床科室的相关医护人员应当对这几类患者予以特别的重视,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输血具有一定的风险,医护人员人员应该提高其关于输血的知识,应该对未成年人、有输血史、有过敏史的患者等进行严格处理,避免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危及人类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罗虎成,高烽华,于艳文,等.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5,(2):361-362.
[2]林静霞,任俊,肖帆,等.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3):291-294.
[3]鲁岚,马淑红.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7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