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循证护理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探索

李芳芳赵英郝乃娇常鑫

(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目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6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病变患者中,选取48例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将之分为了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脑出血、皮下血肿和过渡灌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脑血管介入术;循证护理;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144-02

我国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学检查手段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对于脑血管病变,临床上多采用脑血管介入术治疗,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侵入性操作较多,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影响了预后。因此,采取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据相关报道可知,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因此,本文对循证护理应用在该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16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术的48例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之分为了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3:11,年龄在48~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7±2.58)岁,10例脑动脉畸形,5例颅内动脉瘤;9例颅内血管狭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5:9,年龄在49~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2.46)岁,9例脑动脉畸形,4例颅内动脉瘤,11例颅内血管狭窄。两组间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主要内容为:

1.2.1建立循证小组由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选取专业素养扎实且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为小组组长。小组成员需定期参加循证知识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循证护理知识,并共同提出循证护理问题,结合患者实际症状以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2.2循证支持护理人员根据所提出的的循证问题查找国内外脑血管介入治疗的相关文献和资料,然后对所得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脑血管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并针对并发症明确护理的相关证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循证护理计划。

1.2.3具体循证护理①皮下血肿。由于穿刺频繁、活动过早或者按压不充分,患者容易出现皮下血肿并发症。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穿刺针和穿刺点;在导管取出后,需用纱布在穿刺的位置按压5分钟以上,如果导管较粗或者经常穿刺的地方,应该按压20分钟以上,并用绷带加压包扎;对于特殊情况,应用沙袋进行压迫,并叮嘱患者术后一天内不可随意活动。②血管痉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早拔除导管;对于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应严格控制造影剂的使用剂量和浓度;对于颈动脉系统介入治疗的患者,应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并在患者术后给予尼莫通经脉推注,以减少导管痉挛的发生。③血栓和血管堵塞。在术前,护理人员需全面检查使用器械,确保导管完好;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或者合并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应严密监视其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④脑出血。脑血管高度狭窄患者容易发生脑出血并发症,临床症状为昏迷和神经功能受损。护理人员应在术前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脑出血则按照医嘱给予中和肝素,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脱水和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应给予患者脑保护剂和止疼药物,以减少患者原有神经功能的受损。⑤过渡灌注综合征。脑血管严重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和头痛等。护理人员应在术前评估患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异常情况,有效防治过渡灌注综合征[2]。⑥造影剂副反应。该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甚至四肢抽搐、休克、心跳骤停等。这种并发症会在使用一定剂量造影剂后出现,但在过敏测试中一般没有反应,所以,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特别是皮试阴性者;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哮喘病、心脑肾功能不全,应尽可能使用非离子造影剂,防止患者出现这类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发生的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分析本次的计数数据,并通过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脑血管介入术因为创伤小、痛苦轻和治疗确切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医患的欢迎,然而该手术需要穿刺股动脉,进而影响患者的动脉血管和血管内皮,加上使用过多抗凝剂也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为按照要求进行护理操作,这些因素均会引发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恢复。因此,即使脑血管介入术对患者创伤小,仍应加强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往往缺主动性和针对性,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护理的要求。循证护理是近些年发展并广泛运用的一种护理模式。循证护理主要是循证护理小组针对临床上的问题,通过查找、评价和分析有利证据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循证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该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具有较高要求,因为护理人员需理解和接受证据,并将之有效运用于实践护理,同时,必须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才能让护理方案尽量适应于每位患者[3]。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行了循证护理,首先建立了循证护理小组,其次护理小组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了可行性护理方案,最后实行具体的循证护理方案,在具体实行中,对皮下血肿、脑出血和造影剂副反应等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均进行了有效防治,而对照组只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案。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于行脑血管介入术治疗的脑血管病变患者,在其术后应给予循证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邓丽芬,赵丽莹,曾涛.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4):146-147.

[2]杨志华,苏艳,米云娟,孟效红.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病人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30):3896-3898.

[3]黄桂琴.循证护理在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