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与未来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与未来发展探究

戚宝玉

乌兰察布市防汛抗旱调度信息中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2003年,国家水利厅局长在全国会议中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但从目前的实际水利信息化建设来看,在某些区域信息化建设依旧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造成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相对匮乏,从而造成其无法发挥降低灾害损失的实用价值,给减灾过程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安徽省安庆市为研究对象,了解安徽省安庆市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分析制约信息化建设的原因,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进而保障水利现代化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防汛抗旱;信息化;未来发展

1、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1.1现状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防汛抗旱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使其在发生灾害损失时,能及时向上级决策者提供可靠、迅捷的第一首资料,从而为降低灾害损失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某些地区由于信息化技术相对滞后,当发生灾害时,仅可通过短信平台这种原始的方式向下级部门发送相关短信,传达防汛抗旱的命令,以期降低灾害损失,但这种传讯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易受网络信号干扰的影响,从而造成命令下达的滞后性。

不同区域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防汛抗旱信息化配备程度也不尽相同,经济程度高的区域,信息化设备相对完善,在运用方面也高于欠发达区域,从而造成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利于抗灾工作的开展。

1.2内容

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远程会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但这种分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但既是息化建设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建立防信汛抗旱信息化的基本宗旨却是一致的,即:预报——监测——会商——调度——执行——反馈。

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某些区域由于受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部分区域在城镇化中没有专门的防汛抗旱综合处理办公大楼,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系统规范指导;其二,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区域之间未建立有效的共享网络,严重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区域防汛抗旱信息的封闭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三,应急通信系统配套落后,工程遥测系统建设不健全,从而延长了各信息的传递,降低了客观准确率的同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影响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原因

2.1资金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但经济发展状态却存在严重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因此,由于受资金制约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使得地方财政机构无法出资相应的资金,完善信息化配置,对于技术人员的培养更是天方夜谭,从而导致信息化建设处于原始阶段,进而影响防汛抗旱系统的完善与发展。

2.2技术与体制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水利行业的网络化结构进行了改革,但同时由于部分区域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从而导致其通讯平台依旧沿用传统的短信平台,不仅降低了软件开发水平,最主要的是区域政府无法开展各项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进而影响了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增加了灾害时的财产损失,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除了技术标准无法统一外,在建设规模、内容、设备档次等方面也存在这一定的差距,易形成信息孤岛,降低决策者的决策水平。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体制的制约,同样各类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无法脱离体制的规范,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区域在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从而造成体制混乱,进而对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必将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3人才问题

随着近年来对各项水利工程建设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在人才选拔方面也秉承着“宁缺毋滥”的选拔原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不应求局面的产生。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各级高校人才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都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导致选拔的人员无法独立进行岗位操作,这也是现下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制约了防洪抗旱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同时,严重阻碍了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3、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与未来发展策略

由于各区域之间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各级领导对于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认知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区域之间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高低不同,进而对于水利现代化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统筹各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应该遵循以下发展规划:

3.1经济发达地区

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延伸、完善、提高、整合”为主,即利用我国目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加强软件的开发,从而实现对防汛抗旱工程的自动监控,并对建设的先后顺序进行妥善的处理,且在处理过程中必须保障原有成果和资源的整合度,以此为基础,进而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信息化建设。

3.2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该区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时间晚于发达区域信息化建设时期。因此,该区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加快水情遥控系统和三防应急调度建设”为主,提高该区域遥测技术发展水平的同时,配套中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从而推进该区域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3.3经济欠发达地区

与前两者相比,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滞后,信息化建设也大多处于原始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制约了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还提高了建设工程中的不安全影响因素,危及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该区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以“水利工程遥测系统”建设为主,并配套初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抗旱指挥调度可视系统以及远程会商系统,进而稳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规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了极端天气频发,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旱涝是危险度极高的自然灾害,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迫在眉睫,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动态变化的市场中确定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显的尤为重要。基于此,快速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怀利.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讨[J].治淮,2015,12(3):54-55.

[2]万海斌.推进防汛抗旱信息化向更高水平迈进—访国家防办副主任万海斌[J].中国防汛抗旱,2013,05(4):4-6.

[3]张世丰,袁晓伟,郭晓.实现抗旱服务组织良性运行的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4,(01):152-159.

[4]丁留谦,石晓媛,王淼.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与未来发展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7,(03):121-123.

[6]周云龙,刘敏慷,范宏忠.加强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推动防汛抗旱工作现代化[J].防汛与抗旱,2001,(04):154-156.

[7]李福中.信息化水利信息化与防汛抗旱信息化断想[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11):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