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中心小学校四川德阳6183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0-043-01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而且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发展。因此,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课堂评价应当得到高度的关注和有效的改进努力使其不再是教师的单向度的"终审裁定"。
记得我在三年级示范教学《燕子》这课的第四小节时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在学生读了这小节后,问学生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马上有个学生说是"主要写燕子停在电线上。"这本来是可以的,可是为了符合教本要求,方便我继续教学,我就问了一句"是吗?"有个见机的学生马上纠正说"不是,是写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这个答案正符合我心意,我马上大力称赞说:"非常正确,标准答案。"(当我说出这句表扬的话语时,许多双高高举起的手,刷的都放下了,一只也没留下。)我顺着学生的回答顺利的接着教学,当在教学解释"曲谱"时,我否认了学生的"乐谱",指出课文中是指"歌曲的谱"。随后我介绍歌曲有哪两种谱时,我直接告诉了学生有两种,一种叫"简谱",一种叫"五线谱",当有一个成绩有点差的学生准确的告诉我们什么是"五线谱"时,我非常意外,(对于农村的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是不知道五线谱的。)很中肯的表扬了她,说她见识广博,同学们也不约而同的鼓掌表扬。(因为这个学生平时在班上不爱说话,成绩不好,今天能回答出其他学生不知道的,大家都为她高兴。)我接着这个学生的回答,继续学习在课文的最后,当同学们知道"几痕细线"指的是电线后,我叫学生回答"细线"像五线谱上的什么?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又像五线谱上的什么?问完我为了鼓励学生回答,说了一句"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回答。"当学生回答说"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五条线,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像五线谱上的--(一时答不上)"我就赶忙帮他回答"音符"并表扬他"说得真好。"最后在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堂课,看是非常不错,课堂气氛融洽,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可是,课后大家讨论评价,我发现我这堂课的教学评价比较失败。就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而言,可以看出我认真钻研了教材,课前准备也比较充分,课堂评价也没有简单粗暴的"硬伤"。然而,我的每一步设计都是"步步为营"、意欲将学生"成功地"导向最后的结论,我的评价(尤其是几处含蓄的否定性评价)变成了我操纵课堂的利器,直至最后迫不及待地越俎代庖--抢着帮学生说出"音符",至此,一句"说得真好"仿佛飞机着陆一般,让人长出一口气--大功告成!于是我课后总结了我评价失败的原因有:
首先,教师过多地"一锤定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以主人身份自居,不断牵引和单向度的"终审裁定",显示出教师的主宰地位和话语霸权。比如,为什么说"燕子停在电线上"就不行,一定是"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才对呢?教师在潜意识中,总是以前辈、长辈、知识化身自居,动不动就说"是吗""非常正确"俨然自己就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发问者、决定者,评判者,而学生只配做惟老师马首是瞻的应答者、顺从者、被判决者,这样的课不但会禁锢学生的大脑,扼杀课堂审美情趣,而且会影响学生自主性人格的生成。
其次,课堂评价过于极端。教学中,当老师发现学生的答案正是自己需要的时,就忘形的说出"标准答案""和老师想的一样""最正确了"等词句,实际上这只让一个同学享受了最高荣誉,却让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机会,要知道语文的知识范围广,答案比不是唯一的,不一定书上的或老师的答案就是权威。长此以往,学生的回答就会越来越单一,思维就会越来越僵化,思维能力也不进反退。这真是得不偿失呀。
最后,课堂评价使用了"褒一贬众"的用语。课堂上,我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了让人不能接受的"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回答",这种排他性的评价最具伤害性。以能否回答一个并无多大认识价值的问题来区分"聪明"与"愚蠢",而且还取决于谁有机会来回答,这样的评价思想和方式万万不可,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的失败之处,希望老师们引此为戒。虽说这节课的评价众多不足之处,但也有闪光点,我对一个后进生的中肯鼓励,让该生树立了自信心,不仅这堂课她听得非常认真,积极举手发言,以后的课堂学习她也都非常认真,学习有了很大进步。所以课堂评价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找准基点,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确实让我们的课堂评价起到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处处、时时注意,虽说不能说全不犯错,可是能够尽量少犯,自己的教学效果已是有了很大进步,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