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惠民孙武镇中学孙莉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就会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对概念正确理解、记忆和应用。下面就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谈几点。
一、生活实例引入法
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人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在学习“直线”时,给学生展示笔直的公路、田野里架起长长电线;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给学生展示推拉门、中国结、纹饰、墙上的衣服架等生活实物;学习“数轴”时,教师可模仿秤杆上用点表示物体的重量。秤杆具有三个要素:①度量的起点;②度量的单位;③明确的增减方向,从而引出了数轴的概念……。这种形象的讲述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容易理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二、类比引入法
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将有关新旧知识进行类比,就能很快地得出新旧知识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相似)的结构而引进概念。
例如,学习“分式”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等内容,从而顺利学会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再如学习“二次函数”时,让学生类比“一次函数”概念的确定方法,从未知数的次数、系数、取值范围等方面,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
三、温故引入法
皮亚杰认为概念教学的起步是在已有的认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学新概念前,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适当作一些结构上的变化,再引入新概念,则有利于促进新概念的形成。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将每一条性质定理写出它的逆定理,并判断其正确性,就可以顺利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之间的关系。
四、喻理引入法
喻理导入法是指以实例或生活中的趣事、典故作比喻,引出新概念。例如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先出示的两句话:“阿Q和小D在看《W的悲剧》。”、“我在A市S街上遇见一位朋友。”问:这两个句子中的字母各表示什么?再出示扑克牌“红桃A”,要求学生回答这里的A则表示什么?最后出示等式“0.5×x=3.5”,擦去等号及3.5,变成“0.5×x”后,问两道式子里的X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字母可以表示人名、地名和数,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任何数。这样,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在由衷的喜悦中进入了“字母表示数”概念的学习。
五、置疑引入法
就是通过揭示数学自身的矛盾来引入新概念,以突出引进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调动了解新概念的强烈动机和愿望。例如学习“无理数”时,问:“数轴上有些点表示整数,有些点表示分数,那么还有些点表示什么数呢?”是整数还是分数呢?学生会猜测是整数或分数,激发思维矛盾,让学生在思维的冲突中获得概念。
六、演示法
有些教学概念,如果把它最本质的属性用恰当的图形表示出来,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使感性材料的提供更为丰富,则会收到良好效果,易于理解和掌握。
例如学习“全等形”时,给学生展示两张同一尺寸的照片,或从电脑上将一个图片进行复制,观察这两个图片的大小、形状关系;学习“旋转”时,给学生演示钟表面上指针的转动、荡秋千、手工风车等实物。动手演示法既生动形象又直观,能让学生很快地触及概念的本质。
七、问答引入法
引入概念时采用问答式,能在疑、答、辩的过程中,步步探幽,引人入胜。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可以先提出问题:
(1)前面我们认识了哪几类方程?各自的表达式是什么?
(2)现在要组织一次篮球赛,共10场,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问应该有多少个队参赛?
八、作图引入法
用直尺、三角板和圆规等作图工具画出已学过的图形,是学习几何的最基本的能力。通过作图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就可以从画图引入这些概念。例如学习“圆的有关概念”时,直接画图表示出圆中的“圆心、半径、直径、弧、弦、弦心距、圆心角、圆周角”等。让学生从图形中直观地认识这些概念,明确它的内涵。
九、计算引入法
通过计算能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可以从学生所迅速的计算引入新概念,例如学习“二次根式的乘法”时,可以让学生计算下列各题:
通过对以上各题的计算,学生会自己总结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当然,学习新概念的方法很多,但彼此并不是孤立的,就是同一个内容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有时需要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