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易感染及复发,特别是对于感染形成脓肿的病例,治疗上很麻烦,不易根治。我院于2000年至2008期间,采用术前切开引流换药,术中用双棱形切口行感染性耳前瘘管切除术5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52例均为感染后化脓病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2例,年龄13岁至45岁,单侧感染49例,双侧感染3例。其中28例为初次化脓感染,24例为二次以上感染(其中包括2例在外院手术手复发病例)。感染程度:52例均为耳轮脚瘘管引起感染,引起其前下方屏前感染化脓,形成脓肿,而其中有7例合并耳轮脚上方及颞部软组织感染。耳屏前脓肿多为纵行椭圆形,纵行长约2.0~4.0cm,横行最宽处约1.0~3.0cm。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行脓肿切开引流,换药及抗感染治疗。用碘氟消毒,可局部注射麻药,脓肿即将破溃的可不用注射麻药,直接切开脓肿,放出脓液,并用双氧水或庆大霉素清洗脓腔,雷氟诺尔纱条引流,每日换药1次,待脓液排净,脓腔变小,脓腔内形成肉芽组织,这个过程约3~6天,期间静滴抗生素,这时就可以手术了。
1.2.2耳前瘘管切除术加脓腔清创术。手术大部分都在局麻下进行,术前可瘘管口内注入少许美兰,也可不用,以防注入脓腔内造成术野不清。先在瘘管口周围做小棱形切口(若耳轮脚上方感染,切口可向上延长),再向其前下方延长至脓腔处,沿感染腔行大棱形切口,将感染坏死皮肤及肉芽组织包括在内,保留未完全坏死皮肤,以便术手后封闭缝合术腔。先沿小棱形切口分离瘘管,因感染性瘘管多存在分枝,有的向耳轮脚上方延伸,有的延至耳轮脚软骨根部,以至耳屏前,切除瘘管及其分枝后,并将感染后纤维组织,肉芽组织一并切除,在耳屏前尽可能避开颞浅动静脉,如无法避开,可予以结扎。彻底切除后,耳轮脚至耳屏前则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大术腔,可修整创缘,形成近似的一个大棱形术腔,如术腔皮肤缺损较多,可游离术腔前侧皮肤,使易于缝合术腔,在缝皮前,先将皮下组织缝合数针,以封闭死腔,也可达到减张的作用。缝合后术侧耳廓、面部、眼睑均无明显变形。术腔可置放橡皮引流条1个,加压包扎切口,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二天换药时撤出引流条,术后7天可拆线。
1.3治愈标准术后1年无复发为治愈
2结果
所做52例中有51例在术后7天切口愈合拆线,有1例术后切口有渗出,给予局部拆线,术腔清创后重新缝合,术后13天拆线,并痊愈出院。2例在外院手术后复发病例,其中1例在术中发现有残存瘘管,位于耳轮脚软骨根部,切除后未复发。另一例在术中并未发现明显瘘管组织,而将感染的纤维组织切除,术后半年又复发,又重新扩大切除范围,但术后半年内又复发,而后此患者因去外地而失访。
3讨论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外耳畸形,是胚胎期第一、二鳃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裂闭合不全所致,多单侧发病,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形成分枝或树叉状,深浅不一,管内表面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出有臭味的分泌物,一般的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若感染化脓,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给予抗生素治疗,通常在控制感染后在非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时间较长。通过对感染性耳前瘘管治疗的临床观察,体会如下:无症状者可不用手术;轻微感染者可尽早手术,以防感染扩大;而已感染化脓者应选择好手术时机,在感染控制后即可手术。
通过临床观察,感染性耳前瘘管手术时易残留瘘管,造成术后复发,故尽可能在初次手术就将瘘管彻底切除,一旦复发后再次手术,困难极大。我院在术前经过切开引流,及时换药,以及抗生素治疗,至脓腔变小,炎症消退,为手术找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术中采用双棱形切口切除感染性耳前瘘管,达到一次性治愈,效果较好。其优点是:一次治愈,切口及术腔不用植皮或转移皮瓣,缩短住院或治疗时间,复发率低,达到一次性住院后即可手术切除。通过临床观察,患者术后耳廓及面部无残留畸形,也无其它并发症,是治疗感染耳前瘘管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