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新思维方法对我们工作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毛泽东创新思维方法对我们工作的启示

郑东

胜利油田培训中心(党校)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创新则生,守旧则亡。善于将马列理论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种结合中不断形成新论断、开拓新局面,这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即使放在现在,也是非常实用和不过时的,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创新思维组织建设开拓思路愿景描绘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美国《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创立,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打败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建立新中国,毛泽东居功至伟,他的作用无人可以取代!邓小平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毛泽东同志生前最常讲的一句话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句话体现了他不惟书不迷信权威的行事风格,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他的这种创新精神,也正是得益于他的这种创新精神,中国革命才取得了同以往革命完全不同的结果。

善于将马列理论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种结合中不断形成新论断、开拓新局面,这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即使放在现在,也是非常实用和不过时的,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思路要开拓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进攻长沙不利,毛泽东同志当即决定带领起义部队向江西井冈山转移,上山打游击。这让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们的理由看似也很有道理:苏联共产党就是先占领大城市,然后辐射乡村,最后取得了政权。前有辙,后有路,跟着走就是了,哪能稍遇到挫折就改变呢?对这个问题,毛泽东前前后后做过了多次阐述,最后形成了我们大家现在都耳熟能详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理论。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发动的革命终于从失败的泥沼中跳了出来,打败了各路反动势力的围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创新思维中有两个重要的品质,一个是怀疑精神,一个是发散思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是因为有这两种品质,才有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伟大实验。而毛泽东身上也有这样的品质,所以他的思路总是显得比我们更深远,更宽广,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认清规律,找到一路最正确的路。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的思路开拓方法:正视现实问题,打破框架思维,辩证分析过往经验和方法,找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之道。

启示二:组织要建设

成功的团队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建设。毛泽东在进军井冈山途中,搞了一个在我党建军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实现党指挥枪;成立士兵委员会,实现官兵平等。事实证明,经过毛泽东同志这样的改造之后,共产党的军队比起国民党的军队显得更加高效,更加团结,更加有战斗力。其实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定型,就是从这次改编开始的。现在腾讯的董事长马化腾,阿里巴巴的领导人马云,都曾认真研究过毛泽东的这个“三湾改编”,并将其中的很多做法用于各自公司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越发证明了毛泽东有关组织建设的方法的科学性。

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组织建设上,首先要打造骨干,以点带面;其次要制度公开透明公平,建立共好。只有建立了金刚石型的团队,才能实现高效、团结、合作、共赢的目标。

启示三:愿景要描绘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奋起反抗。战争初期,由于日本国内工业发达,兼之事前准备充分,所以进展顺利,而中国军民的抵抗暂时进入低潮,此时“中国速亡论”一时甚嚣尘上,中间也间杂有“速胜论”的声音。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前景到底会怎样?对此,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独辟蹊径,科学而系统详细地论述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可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和最终的结局。文章发表后,引起全国轰动,一时争相传阅,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和办法。

可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毛泽东的这本书起的作用很大,对此,中外有很多学者,军事家都做过这方面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领导者,要善于给部属做好远景规划,指明努力工作的方向和最终可能获得的结果,这样才能激发部属的潜能和干劲,把工作做好。

启示四:激励要及时

井冈山游击战争期间,由于条件异常艰苦,环境恶劣,缺食少药,加之敌人封锁的厉害,有不少革命同志出现了意志动摇,甚至连毛泽东同志的爱将林彪都私下里给毛泽东写信,问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类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思想苗头出现,毛泽东非常重视,经过深思熟虑和字斟句酌,他写出了那篇日后红透全国的著名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旁征博引,深入分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各阶层和状况,指出了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条件和必然性,极大地坚定了根据地革命军民的斗争意志,为以后的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篇文章,透露出了毛泽东高瞻远瞩的领袖眼光,以及异于常人卓尔不群的辩证分析能力,让那些动摇的人,从眼前的阴霾中看到光明,从绝望中重新看到希望。

中国古代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也是在揭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样一个道理,只是说的不如毛泽东这篇文章透彻,分析的深度也远远不如。给我们的启示是:针对团队成员的情绪一定要时刻关注,及时引导,培养积极向上的风气,消灭灰心消极的负面情绪,时刻让团队保持活力。

启示五:重调查研究

毛泽东生平最重视调查研究,1958年他的同学周世钊(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给毛泽东去信说自己“缺乏从政经验”,有“临事而惧”之感。毛泽东回复他说: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从1927年3月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开始,贯穿他老人家一生,就特别重视调查研究,他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行事风格,毛泽东写的文章都能做到有的放矢,言而有据,实际操作性很强。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在实际工作中,切忌拍脑门式的决策和结论,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工作现场,实际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