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朝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血站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研究受血者Rh血型鉴定的情况及其重要性。方法对我站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2326条取血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分类整理。结果2326条取血记录当中Rh阳性血型2315条,Rh阴性血型11条,Rh阴性血型的检出率为0.48%。结论Rh阴性血型在Rh血型系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输血前受血者进行常规的Rh血型鉴定,可以预防溶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关键词】受血R血型鉴定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42-01
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血型系统有27个,已经发现的红细胞抗原有400余种,在这一庞大而复杂的血型系统当中,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众所周知,输血时会因为血型不一致在输血的过程中出现溶血反应,这种溶血反应通常在输入10—20ml异型血时就会出现,严重时会危及到受血者的生命,所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是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其中,输血之前血型的鉴定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但是由于人类血型系统的多样性,常规的ABO血型的系统的检查仅仅可以避免大多数受血者因输入异型血发生溶血反应,而不是很常见却在人群中占有较重比例的Rh阴性血型系统,通过常规的ABO血型系统鉴定是鉴定不出来的,因此我们更要认识到输血之前Rh血型的鉴定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2013年我站的取血记录的整理和分析来阐释Rh血型鉴定的重要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站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之间的2326条取血记录中,受血者的资料如下:男1135例,女,1191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3天,平均年龄39.6岁;Rh阴性血型11例,Rh阳性血型2315例。
1.2方法
来我站取血的取血单要求必须要有Rh血型鉴定结果,鉴定所用的试剂为盐水抗-D血清凝聚胺试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标有Rh的试管中加入2滴抗-D血清,然后再加入2滴浓度为5%的红细胞盐水悬液;再加入底离子介质溶液0.6ml,轻摇试管以防止破坏血细胞,将试管内血液与试剂混匀后,在室温下静置1分钟;然后加入盐水抗-D血清凝聚胺试剂2滴,轻摇试管,混匀试剂与血液,在室温下静置15秒,然后以3400转/min的速度离心10秒钟,最后把试管中的上清液倒掉,只留试管底部约0.1毫升的液体,目测红血球,如果没有凝集块,则重做实验,如果有凝集块,即向试管中加入2滴复悬液,轻摇试管,观察结果,如果在试管内的血凝块在1min内散开,则为Rh阴性;如试管内凝集的血凝块不散开就为Rh阳性[1]。
2结果
2326例取血记录中,Rh阴性血型11例,Rh阳性血型2315例,Rh阴性血型中,男,7例,女4例,A型血4例占36.3%,B型血3例占27.3%,O型血2例占18.2%,AB型血2例占18.2%。
3结论
Rh血型系统在临床占有一定的比重,在人群中分布比例为0.4—0.7%,输血前对受血者的Rh血型鉴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4讨论
输血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输血反应,其中最严重输血反应就是溶血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急性肾衰甚至是死亡。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输入少量的血液即可出现头痛、胸痛、心前区压迫感、腰背酸痛、高热、寒战、脉细数,甚至休克,此时尿检,常出现血红蛋白尿[2]。而在输血的过程中导致溶血反应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输入异型血,致使红细胞膜被破坏,患者的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流出,随之患者出现全身多器官和组织缺血缺氧。人们已经认识到的输血过程中溶血反应的发病机制,提高了对输血前血型鉴定的重要性的认识,所以在输血的过程中溶血反应并不常见。但是由于需要输血的患者本身情况比较危重,一旦在输血的过程中发生溶血反应,就会极大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而Rh阴性血型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较低,常常受到人们的忽略,但是Rh阴性血型在人类血型系统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常常是溶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在输血之前进行受血者的Rh血型鉴定可以有效的筛查出Rh阴性血型的受血者,这样可以避免其因输入异型血而引起溶血反应,是降低溶血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血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我站也因此建立了Rh阴性血型资料库,并通过自身输血、冰冻红细胞技术等措施来保证血液的供应。
总之,在输血前鉴定受血者的Rh血型情况,可以有效的筛查Rh阴性血的受血者,避免因输入异型血而致的溶血反应,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快速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马凤莲,刘祥朝,余秀谨.受血者Rh血型鉴定的必要性[J].医药论坛杂志,2005,06:5.
[2]董书民.输血前验证受血者Rh血型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0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