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观察

王锦

王锦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01404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胆囊炎结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本组治愈36例(94.8%),带T管出院1例(2.6%),死亡1例(2.6%).结论:外科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外科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197-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3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胆囊炎发作的症状和体征,轻度体温升高23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于正常值36例,B超检查均提示胆囊肿大、壁增厚,都有胆囊结石存在,胆总管未发现异常。出现胆囊周围积液15例,胆囊坏疽穿孔8例。

1.2治疗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先建气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孔法常规分离切除胆囊。取出胆囊后,利用胆囊管作解剖标记,将原钛夹部的胆囊管切除,提起胆囊管,胆总管表面一般不作分离,以免对胆总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出血,沿着胆囊管向下剪开胆总管1.0~15cm,然后在主操作孔置入胆道镜和网篮取结石,取净结石后置入T管,在T管上端缝合胆总管,将T管长臂自右锁骨中线肋缘下Trocar引出,并在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引流自右肋缘下外侧的Trocar引出,在皮肤缝线固定T管和引流管;清洁右上腹,排气后结束手术。术后T管和引流管按常规处理,患者一般在36h恢复肠蠕动和肛门排气,此时可拔除引流管,并进半流质,2周后经造影无结石残留后拔除T管[2]。对合并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肝功能损害等,术前、术中、术后均作了相应处理,尽量达到最佳状态。

2结果

本组治愈36例(94.7%),带T管出院1例(2.6%),死亡1例(2.6%),为急诊手术死亡病例,死亡原因系感染性休克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择期手术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造瘘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治愈。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1例,残余结石1例,术后行胆道镜取石痊愈,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为13.15%.

3讨论

3.1急性胆囊炎其具有复杂多样的发病病因,大部分的病因是由于胆囊结石嵌顿、胆管梗阻等,造成患者胆囊壁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由此使胆囊发生充血、水肿,同时由于炎性介质刺激,从而促进胆囊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在临床中急性胆囊炎不仅会引起患者发热、右上腹部疼痛以及肌紧张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及。在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首选手术治疗,其不仅能使患者的痛苦减至最小,同能使患者得到最快的恢复。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虽然其具有较好的手术视野,但是其右下腹部经过腹直肌切口对于机体会造成相对较大的创伤,腹腔脏器长期在空气中暴露,且其暴露的面积较大,则容易在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由此对预后的恢复进程造成影响[3]。

3.2老年人患者有胆石症者通常有以下特点[4]:(1)老年患者敏感性差,老年人不能及时反映疼痛的确切时间,延误了确诊的良机,失去抢救的最佳机会。(2)体征不典型,常常只表现为乏力无欲,有时体温达到40°C,仍无典型的腹部体征(腹膜炎体征不明显),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并不高,容易造成误诊。(3)常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占首位,其次为呼吸系统,另有其他如肝硬化、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这些合并症降低了老年人抗病和耐受手术的能力,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4)用药困难,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补液受到限制,急腹症时常使用多种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常引起菌群失调和肾功能不全,可以造成药物毒性蓄积,进一步恶化肾功能。(5)老年人术后恢复比较慢,食欲差,术后常出现负氮平衡,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引起腹水。

总之,对于老午性胆石症患者,应仔细观察病情,把握好手术机会,不要因为老年人体质差、合并症多等手术风险高而回避,只要充分重视术前准备,选择有效安全的麻醉与手术方式,高度重视术后观察与处理,可以把风险降至最低水平。从而提高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殷伯琪,老年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治疗[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11(31):850-852

[2]杨野,刘宇,郭仁宣等,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时机和方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5(28):376-377

[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石症腹腔镜外科杂志2005,(5)

[4]陈荣海莫汉平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47例外科治疗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