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的应用

曹莉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陕西延安727307)

摘要: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锅炉补给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水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厂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本文对我厂MFF—UF—RO--EDI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工艺特性及运行情况,并就各系统的运行操作、进出水水质,流量、电导率进行了阐述,实践经验表明,采用UF—RO—EDI工艺出水水质完成符合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水质标准,EDI系统运行稳定,能够保障机组供水的稳定可靠。

关键词:全膜法水处理技术;预处理、反渗透、EDI装置

1全膜法水处理技术认知及其系统工艺流程

将超滤、反渗透及EDI电除盐等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并应用于锅炉补给水系统中,以实现高效去除污染物与脱盐目的,即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它将成为全膜水处理膜技术应用的视觉亮点,具备技术的优点:不需要停运酸碱再生,无需废液排放,操作过程方便,出水电导可达18兆欧,出水品质优良,性能稳定,水的利用率高;同时系统占地面积小,系统构造简单,便于安装及保养,是较小的一次性投资,EDI技术在生产中这些突出的优势,将越来越多成为电厂生产过程中的首选技术。

其工艺流程采用了“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电除盐”的流程:原水沉淀池→生水泵→双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水箱→一级反渗透升压泵→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反渗透产水箱→二级反渗透升压泵→保安过滤器→二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产水箱→EDI升压泵→保安过滤器→EDI装置→除盐水箱→除盐水泵→锅炉用水

2、全膜法处理技术在锅炉补给水系统中的应用

2.1全膜法处理技术的预处理系统

地下深井水进入工业蓄水池,在生水泵出口进入母管加入NaCLO,已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双介质过滤器产水量为75m3/h,过滤器选择程控自动运行方式,自上而下将通过滤料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截留到滤料表面,达到过滤效果,随着过滤周期的增加,一产水量就会降低,满足反洗参数设定后自动进入反洗过程,反洗会因滤料压实的程度达不到反洗预期的效果,通过压缩空气进行空气或汽水混合反洗,将其截留污染物通过反排出水排除,完成反洗作业开始正洗程序。

经过滤后的水进入3套超滤的自清洗过滤器,过滤精度50um,运行周期由进出口的压差和进水流量控制。我厂超滤系统采取并联母管连接,错流过滤方式,选用加拿大塞维尔(Saveyor)SVU-1060C内压超滤中空纤维膜,膜孔径0.03um,材质为PVD单套30支膜组件,处理水量90m3/h,回收率不低于90%采用PLC实现启动、停运、反洗、加药自动控制。原水进入中空纤维膜内部,由内壁逐渐向外壁渗透形成产水,并通过产水管流出,被截留的浓水经过错流管排出。正常运行膜过滤压差要求在0.08-0.1MPa范围内,避免压差设定的不当引起膜表面形成无法反洗掉的污垢,随着运行周期的增加,膜纤维表面被截留的悬浮物、胶体、细菌、有机物等,导致进水侧和浓水段间压差值增加,随之进入水反洗作业程序。

超滤系统设定每隔30分钟的进行一次反洗流程,反洗流量在150m3/h,膜过滤压力不低于0.2Mpa,反洗时间30s,气擦洗压力设定为0.1MPa,擦洗时间为10s。,考虑到水洗、擦洗存在污染物无法祛除,因此,要求在超滤水反洗25个周期后,采取一次化学加药反洗,通过酸碱清洗祛除膜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及有机物,达到彻底的清洗效果。

2.3全膜法处理技术的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系统由二级脱盐单元构成,均采用美国陶氏膜,一级抗污染膜型号为:BW30-400FR;二级为:LE-440i,属于两个不同系列,但保安过滤器的过滤精度均可达到5um,一级RO回收达到75%,脱盐率不低于98%,膜组件由126个膜筒按照14:7组合排列;二级RO回收率85%,脱盐率不低于97%,膜组件由126个膜筒按照5:2组合排列。

该系统通过PLC实现自动启停操作、监控,为避免污染物的沉积,在启停之前设置自动冲洗系统,确保了膜元件表面的清洁度,RO入口设定高低压保护,确保高压泵的稳定运行,正常运行时进水压力在1.2MPa,要求保安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差不得超过0.15MPa,超出标准需进行滤芯更换。一级RO的进水PH为7.5-8.5,在一级RO入水母管上投加4mg/L阻垢剂量,以防止反渗透膜结垢,投加2-3mg/L还原剂量,控制氧化还原电位ORP小于200MV,防止氧化物对反渗透膜的破坏;二级RO入口管上投加NaOH,故为了调整PH在8.5左右,通过此加药方式提高反渗透的脱盐率,使得水中的CO2基本转化为HCHO3-而被去除,同时也可以保证产水PH大于6.5。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入水PH是一项关键性指标,若PH过低,RO脱盐率就会降低,出水电导会增大,使得EDI运行负担加重;PH过高,造成二级RO出水电导增大,同时出水二氧化硅,钠含量增高,导致EDI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甚至不合格。

2.4全膜法处理技术的EDI除盐系统

EDI是一种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有机结合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构造类似于点森系,所不同的是在淡水室填充有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在高纯水中,离子交换树脂的导电性能比与之相接触的水要高出2-3个等量级,所以几乎全部从溶液中到树脂面的离子迁移都是通过树脂来完成的,水中的离子首先因交换作用吸附于树脂颗粒上,再在电厂的作用下,经由树脂颗粒构成的“离子传播通道”迁移到膜表面并透过离子选择性膜进入浓水室。同时在树脂、膜与水相接触的界面处,界面扩散中的极化使水解离OH-和H+。它们除部分参与负载电流外,大多数又起到了对树脂再生作用,从而使得离子交换,离子迁移、电子再生3个过程想办法生、相互促进、达到连续去除离子的目的。

本系统EDI装置选用加拿大坎普尔(E-CElL)模块,型号为:CP-3600S,每套EDI装置用20个模块,每个模块额定制水量2.8m3/h,最大制水量为3.0m3/h,单套出力60m3/h,回收率不低于95%,阴阳离子材质为苯乙烯季氨,阳离子交换膜材质为苯乙烯磺酸,浓水室隔板材采用硅橡胶,淡水隔材质采用ABS。

EDI系统模块采用浓水循环方式运行,将进水一分为二,大部分水由模块下上部进入淡水室进行脱盐,少量作为浓水循环回路的补充水,浓水从模块的浓水室出来后,进入浓水循环泵入口,经升压后送至模块下部,控制浓水压力比淡水低0.04-0.07MPa,为避免膜两侧压力不平衡发生渗漏现象,导致浓水串入产水中,需要对浓水和极水的进水流量控制,浓水在120-140LPM,极水在20-40LPM,其中大部分的水送至浓水室内,继续参与浓水循环,小部分水送入极水室作为电解液,电解后携带电极反应的产物和热量而排放,整个系统无单独浓水排放途径。EDI装置通过进出口的压力差控制,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EDI的投用使得产水水质更加稳定可靠,其出水水质可到达硬度:钠低于10ugl/L,二氧化硅≤15ug/L,电导率达到0.05us/cm,由此可见,应用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其出水水质完全满足锅炉补给水出水水质要求。

3结语

本文献出了全膜水处理技术在锅炉补给水系统应用,以保障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类似原水水质条件下,采用反渗透代替阳床阴床一级除盐、采用电除盐(EDI)替代换床离子交换的膜法工艺,与传统的离子交换相比,全膜水处理技术具备操作便捷、连续制水,无需酸碱再生的突出特点,同时水利用率高,运行成本大大降低,经济可行。这些特点在全膜水处理技术领域已被广泛认知,其出水水质完全能够满足高压锅炉用水水质要求,技术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施焚钧,王蒙豪,肖作善,热力发电水处理,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社,1996.

[2]王方,杨斌斌,杨建,电去离子净水设备手册.2004,24(10);24-26.

[3]赵文培,赵文蕾,膜分离技术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4):136-138.

[4]姜东升,威更生,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23):183.

[5]刘茉娥.膜分离用技术应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