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杨克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杨克文

杨克文李伟斌董玉坤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我国近些年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国内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许多建筑工程逐步向大型化和高层化发展,这也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深基坑降水施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通过科学设计,采取合理方案,才能使工程得以顺利展开。因此,对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降水;施工工艺

1导言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是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排除基坑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那么就会使基坑施工环境逐渐恶化,降低地基承载力,甚至可能会诱发基坑土壁坍塌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基坑施工的质量,需要做好相应的降水施工工作。

2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的目的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地下水位及土质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基坑开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在无水或者地下水较少的情况下,基坑的开挖相对较简单,但如果地下水的水位过高,而且其土层以粉土或沙土为主时,那么基坑的开挖便相对较复杂,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塌方等工程事故,尤其是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降水是处理深基坑降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目的一方面是保持基坑底干燥,避免坑底积水或土质稀软的现象,为施工创造有利的环境及条件,确保顺利开挖;一方面是避免管涌及流砂的产生,以防坑壁土体塌方,增加坑底的稳固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是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特性,提高土体的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防止基底的隆起与破坏。

3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3.1深基坑降水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极其复杂,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无论在哪个环节出现一点失误都会对整个工程起到重要的影响,阻碍施工的顺利进行,甚至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深基坑降水施工前,相关建筑方及技术人员一定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做好技术交底,为施工做好准备。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做好监督与指导工作,确保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当遇到突发状况时,施工人员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3.2填筑滤料

在填筑滤料之前,需将钻杆下入井管内,使其与孔底保持在0.35~0.45mm范围内,通过钻杆内泵对泥浆进行穿束,边冲孔边调节泥浆,使孔内泥浆由滤水管外的孔壁、井管呈环状间隙进行返浆,对孔内泥浆密度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好在1.04即可。随后与井构造设计标准相结合,实施滤料填筑,井滤料均匀地从井口丝状向周围回填,避免造成井管被挤扁的现象发生。

3.3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

3.3.1井点降水技术要点

根据管井井点降水技术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成管井井点、轻型井点等形式,具体技术应用要点如下:

第一,管井井点降水技术。主要包括抽水机、吸水管以及滤水井管三个部分所构成。在确定管井埋设距离与深度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渗透系数、深度以及降水面积等进行确定,一般管井的最大埋置深度可以达到10m,间距适宜控制在10~50m,开挖基坑边缘和管井之间的距离结合实际钻孔工艺的差异性合理确定(钻孔法成孔工艺,相应的距离不可小于3m;冲击钻成孔工艺,相应距离不可小于1.5m)。该种降水技术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设备结构简单,维护也非常便捷,主要适用于渗透系数为20~200m/d,降水深度处于3~5m条件下的基坑排水。如果基坑需要比较大的降水深度,适宜应用深井井点,适用于10~250m/d渗透系数,降水深度大于15m的施工条件下,就是所谓的“深井泵法”。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毕后,结合管井井点降水技术的类型和施工工艺流程,依次开展井点定位放线、泥浆池开挖、钻机就位、护筒设置、砸井、钻孔清扫与换浆、井管吊放、滤料填充和洗井等操作。

第二,轻型井点降水技术。该种类型的井点降水是将井点管沿着基坑四周的蓄水层内进行埋置,之后使用抽水设备和井点管持续抽出地下水,确保将该位置处的地下水逐渐降低到开挖基坑底部以下。该种井点降水技术主要适用于渗透系数控制在0.1~50m/d的土层中,具体的施工全貌图如图1所示。根据降水深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成单级井点(深度范围为3~6m)和多级井点(深度范围为6~12m)。轻型井点降水技术关键设备主要是由抽水设备(水分离器、离心泵和真空泵)和管路系统(弯联管、井点管、滤管和总管等)所构成,相应的平面布置要点体现在如下几点:单排布置,主要适用于基坑降水深度不大于5m,基坑宽度小于6m条件下,且要在地下水上游一侧位置处布置井点管,且两端延伸长度不适宜比坑槽宽度小;双排布置,主要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条件;U型或环型布置,主要适用于比较大基坑面积,结合施工机械进出的便捷性进行确定。如果采用U型布置方式,那么对于不封闭段的井点管布置适宜搁置在地下水的下游一侧。

图1轻型井点降水全貌图

3.3.2“明沟+集水井”降水技术要点

明沟+集水井”降水技术,包括集水明排和集水井这两种排水方式,分别安置在基坑内部适合的位置,之后通过抽水机设备将基坑中的地下水或地表水排放到所开挖的基坑外部(一般设置有专门的排水沟,以便确保基坑内部所排出的水可以顺利排出),借此来降低开挖基坑内部含水量,确保后续基坑施工等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该种基坑降水具有降水效果好,操作便捷等优势,但是该种降水技术不适合于深度比较大的基坑。

为了确保该种降水技术的顺利应用,必须科学、合理地布置集水井和排水沟,具体布置要点如下:在布置集水井和排水沟时,适宜将其设置在建筑结构基础边净距0.4m以外位置处;所设置排水沟边缘位置处和边坡坡脚之间的距离不可小于0.3m;每隔30~40m间距或在开挖基坑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要科学地设置集水井;相较于挖土面,所开挖排水沟底面要适当地低0.3~0.4m;相较于排水沟底面,集水井底面要适当地低0.5m及以上。在确定排水沟和集水井截面时,需要结合排水量进行确定,具体可以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的计算公式和要求进行计算;选择抽水设备时,结合基坑开挖的深度以及排水量大小情况进行合理确定。如果所开挖建筑基坑侧壁发生了分层渗水问题,那么按照不同高程科学设置导水沟和导水管;在无法设置分层明排系统或具有比较大的坑壁渗水量的条件下,要科学地设置导水降水方法;在设置基坑明排系统期间,如果发现地表水严重冲刷基坑侧壁,那么可以采用基坑外应用导流、封堵和截水等手段保证所应用“明沟+集水井”降水技术应用的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施工至关重要。如果基坑降水施工不当,就会造成地下水位降低过量,进而导致建筑工程地面发生不均匀沉降,最终就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周边设施安全。对此,在深基坑降水施工中,必须选用适宜的降水施工技术,并严格控制各项施工工序,通过安全降水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3):50-51.

[2]张青松.分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6(07):236.

[3]郑伍.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7):50.

[4]徐宁.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