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弼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2)
中图分类号:H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是军事。可见,自古以来,战争就在国家的各项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因此在文字上也得到了体验,“兵”和“武”这两个字便是例证。
关键词:汉字古代战争穷兵黩武
如果把人也当作一种动物的话,那么可以说人类就是一种非常好战的动物。在古代,部落与部落之间、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之间,就经常发生战争,因此我们的先祖在创造汉字的时候,战争的内容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体现,这一点在一些汉字中完全可以得到验证,甚至当时战争的场面都依稀可辨。本文就浅析一下穷兵黩武这个成语中的“兵”和“武”字。
“兵”字,从甲骨文以至小篆,都作双手举斤的样子。“斤”字本是一种武器的象形。双手举着武器,冲锋陷阵,杀敌致胜,这就是“兵”。“止戈为武”,难道制止干戈为武吗?其实,戈是古代的主要兵器之一,表示威武,止是足趾的象形,表示行进。整个字的含义就是征伐,乃是勇武的象征。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现在的兵字,粗粗看去,似乎上半部分是丘,下半部分是八。“丘”字的含义有:阜,山,土之高者(或曰,四方高,中央低为丘),墟,大冢,墓,空,大,聚,区域(四邑为丘)。从字形来说,丘指有平缓坡度的地形地貌。过去,出于对旧军队士兵横行霸道、欺压百姓等行为的不满,人们还常把兵说成“丘八”。兵字为什么也要用丘字符呢?显然,这完全是对“兵”字的误解。事实上,兵的上半部分是斤,是由演变而来的,下半部分是,和具、共等字的下半部分一样。
这个“兵”字,从甲骨文以至小篆,都作双手举斤的样子,也是个会意字:
甲骨文:像双手持握斧子。造字本义:手持战斧作战的士卒。
金文:将甲骨文的“斧”写成“斤”;将写成。
小篆:将甲骨文的“斧”写成“斤”。
那么这个双手举着的“斤”在古汉字里又是什么呢?
古代的斤本是像锄头一般般锋利的器物,斤字本身正好是这种器物的象形。考古材料证明,斤起源很古,斤字也在甲骨文以前就出现了。
近年来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灰陶缸上,刻有一个图像文字,好像横写的阿拉伯字7,这就是斤的初文。它与甲骨文、金文以至小篆字形上的联系是很明显的,甲骨文是陶文的缩影,金文是陶文的简省,小篆则又源于金文。
当初,斤和斧头是有区别的。《墨子•备穴》“斤、斧、锯、凿、”五者并列,也可见斤与斧确有不同。不过由于斤和斧头配合着使用,故常合称“斧斤”。如《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和斤按时进入山林),“斧斤伐之”(用斧和斤去砍伐它)。久而久之,斧斤的区别逐渐淡薄,乃至成了同义词,斤也被看作是斧头了。《说文》就说:“斤,斫木斧也。”((砍木的斧头)。
斤既然可用来砍木头,当然同样可以用来锄地、砍人头。它不仅是生产工具,又可用作武器。古代生产工具和武器本无严格区别。斤用于战争,和戈矛剑戟起着同样的作用。这样,古汉字“兵”的含义就很明白了。
《说文解字》:“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儿。”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军人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型战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使用特大战斧的将帅叫“王”。竹制武器叫“不”;带刃的木制武器叫“帝”;文治天下的叫“君”;头戴金冠之王叫“皇”。双手举着武器,冲锋陷阵,杀敌致胜,这就是“兵”。所以,在历代典籍里,凡武器都可以叫做兵,使用武器的人也叫做兵。甲骨文有“锡(赐)兵”的占卜,金文有“战获兵铜”的记述,“兵”都是指兵器,其余如厉秣马,短兵相接等等,“兵”也是指各种武器;至于兵强马壮、出兵、士兵,以及老兵、新兵等词语中的“兵”当然是指手执武器的勇士了。
可见丘八不成兵,双手举起了斤才算真正的兵。在兵字广泛用为武器的总名之后,斤仍然保持其原义,以与兵相区别。
另一个与战争有关,且与兵也有一定联系的汉字是“武”。
“武”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分为止、戈二字,其实质是制止横暴,停息战争。《左传》一书则载武有七德之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武”是有代表性的会意字之一。同“人言为信”一样,“止戈为武”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止和戈两个独体的“文”结合在一起,就是武字了。从字形上分析,自古及今,武字都由这两部分组成,结构上没有什么变化,不过甲骨文、金文、小篆较为形象醒目,隶书以后,戈的右边一撇搬到了左上方,变为一横,不易辨认而已。
甲骨文:=(戈,兵器)+(止,脚,表示前进),造字本义:肩扛兵器,出征。金文:
小篆:
字形的变化主要在“戈”这一部分,由兵器的形象逐渐演变为完全符号化的。
“止戈为武”,追本溯源,完全是事实。但为什么“武”要以止与戈二者结合起来表现呢?难道制止干戈成为武吗?但远在春秋时,楚庄王竟然就是这样解释的,许慎作《说文》也承袭此说。这不是文意不通吗?
其实,“止戈为武”的真正含义关键还是在“止”上。
大凡会意字,把几个独体的“文”结合在一起,造成一个新字,“会”出一种新“意”,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取其本义,而不是用其假借义,“止戈为武”也不例外。戈是古代的主要兵器之一,止是足趾的象形,这在古文字里是非常清楚的。止既是趾,也代表足,不仅有甲骨文“疾止”一语为证,后世文献也时有所见,如《汉书弄法志》“当斩左止者”,颜注:“止,足也”。而且,在其它一些会意字里,“止”都代表足趾,也就是人的足迹,几乎都有前进、进取之义,而绝非中止、制止。明白了“止”的含义,“止戈为武”就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了:戈是武器的代表,表示威武,止是足趾的象形,表示进行,整个字的含义就是征伐、征战,乃是勇武的象征。《春秋繁露.楚庄王》说“武者伐也”,倒是一语中的,得其本义。
几千年来,武字一直是勇武、威武的代名词,和“文”相对应,且可泛指武功、武力及军事。据古代“谥法”的说法,“刚强理直”、“威疆睿德”、“克祸定乱”者都可谥“武”。殷有武丁、武乙、周有武王,汉有武帝、光武帝,都是以赫赫武功著称的帝王。在社会生活和语文词汇里,武与文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例如:文庙、武庙,文场、武场,文库、武库,文艺、武艺…….都是有文必有武。再如文官武将,文治武功,文恬武嬉,文人武士,讲武习文,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则都是文武并列或前后对称的。虽然人们未必知道什么“止戈为武”,但对上述种种“武”的含义却是绝不会弄错的。
“兵”和“武”都与战争有关,“兵”为武器,“武”为征战,从单个汉字看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但这两个字合在一处却有一个贬意的成语——穷兵黩武。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国书店,1989.
[2]张毅.甲骨文与东巴文兵器用字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2010,(1).
[3]杜佐华.论大型字典古文字形体的解说方法[J],辞书研究,1988,(1).
[4]黄大荣.试论“隶变”及其对汉字发展的作用[J],贵州文史丛刊,1992,(4).
[5]苏宝荣.文字的动态考释方法与字典本义[J],辞书研究,1993,(1).
作者简介:
赵弼(1978—)男,河南西华人,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