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小学841000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活动中生趣
1.在操作活动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π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2.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境,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3.在课外活动中生趣。课外活动能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因此它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如开展数学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探索教学规律,发现规律,增强学习兴趣。又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小知识,如古老的数学计算方法、数学符号来源、数学家们的生活片断、诗歌中的数学,让学生领略数学的丰富世界,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二、在感悟中激趣
1.感悟“美”。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对称图形时,出示一幅幅对称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进行引导:为什么大家对这些图形都说美?正是数学中对称的神奇力量。从而让学生透过美的现象,感悟到数学的对称美。又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用语言是这样叙述的: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来概括就是(a+b)+c=a+(b+c),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太简洁了,从而感悟到数学中的简洁美。当然,数学中还有许多的美(如统一美、奇异美等),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美的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感悟“趣”。学生能感悟到数学是有趣的,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再苦再累也是乐此不疲。
3.感悟“理”。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它需要思考、分析、推理,用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理由,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如果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理,必将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1)在深入分析中感悟。对一些生活现象可用数学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理性。如小摊上转圈摸奖活动,让学生运用概率的初步知识计算后才知道中大奖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总是拿出去的钱多、回收到的钱少,揭穿了老板赚钱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到用数学知识冷静地思考、分析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2)在辩证的思想中感悟。辩证地看待事物才能看出事物的实质,才能灵活地运用方法。如在教学小数和分数相乘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供了多种方法,有把小数化分数同除以一个数后计算,有分数化小数计算等等,然后共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法合适、每种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辩证地看每一种方法,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在这一过程中,用辩证的方法感悟到了数学的理性。
三、在激励中促趣
有人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一次次的成功会给学生带来无限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小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进行其激励性评价。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冷言一句三伏寒。”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让自己的评价使学生对学生数学失去了兴趣。
学生对数学兴趣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慢慢的积累和影响。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会不懈地学习数学知识,甚至会在数学中做出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