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雷绍兰古亮

(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市400050)

摘要:本文从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我校“电网络理论”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将讨论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电网络理论;讨论式教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其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不仅要求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还应具有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因此,研究生的教学应与培养目标一致,充分体现其启发性、科学性、创新性,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尽管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在逐步增加,但各专业人数相比本科生来说还是较少,选择某门研究生课程的人数就更少,其教学模式不可能像本科生大课满堂灌,处于被动接受;另一方面研究生已具备本科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促进其科学及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本文以我校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电网络理论”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非常适合研究生课程的应用,因此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电网络理论”进行探索和实践。

1.“电网络理论”课程特点及现状

“电网络理论”是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本科“电路原理”课程的深化和延伸[1],主要研究电网络基本规律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是电工与电子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其理论性强,涉及很多矩阵分析和计算公式,教师讲解起来也比较枯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比较难学。

我校“电网络理论”为电气专业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共32学时,选用吴宁《电网络理论与综合》教材,共十章内容,由于学时少内容多,通常只能选讲其中重要的五章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元件及网络基本性质、网络图论和网络方程、网络函数、线性网络的信号流图分析法和灵敏度分析等内容,它对于电力系统潮流分析、故障诊断、继电保护、无功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上过这门课的老师有仅4人,大多都只上过1-2次,上课经验还不足,还处于探索和积累过程中,采用过教师讲授式教学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佳,缺乏学习的热情,老师讲的很累,听的学生往往较少;也采用过部分章节老师与学生合作式教学法,即内容相对简单部分由学生来完成,复杂内容由教师讲解,有些学生只是应付了事,根本不用心准备,收效甚微。因此,探讨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电网络理论”讨论式教学改革措施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滔滔不绝的讲授者,而是倾听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需在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自己思考、归纳和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有了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能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加深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达到以上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好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深入的专业素养,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和责任心。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精心的课堂设计很重要,包括讨论内容设计及准备、课堂讨论与组织、总结探究。

2.1讨论内容设计及准备

教师根据每章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深入理论教学,突出重点内容,兼顾科研前沿。对于比较容易掌握的内容可以布置给学生自学,学生通过看书和查阅文献资料对本章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消化和理解,教师在归纳和总结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除此之外,讨论选题还要能反映“电网络理论”课程的应用和发展前沿及研究趋势,具有一定的可探索性和实践运用性。例如,网络撕裂法如何应用于超大型网络的故障诊断?根据提出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在讨论课开始前进行文献资料的查询、整理和归纳,并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总结或制作PPT,同时列出自己的讨论内容。通过该教学方式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文献检索、表达和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实际运用能力,深化和扩展了自己的认识面。

2.2课堂讨论与组织

教师是讨论式教学的组织者,在展开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做好精心准备,避免漫无目的很随意的讨论,也要避免学生应付而冷场,需要提出大家应该遵守的规则以保证学生讨论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讨论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也是讨论式教学的指导者和倾听者,指导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及交往能力、清晰地论证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我校“电网络理论”课程分全日制班和非全日制班,全日制班人数一般接近于30人,非全日制班一般在10人左右,以全日制班为例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5-6人,采取自愿和教师协调组队方式,每组选任一组长负责组内任务分配和组织工作。组员之间根据老师的讨论选题广泛查阅资料进行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观点的相互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归纳总结[3]。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对本组的观点进行全面阐述,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由主讲者及组内成员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设问,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掌握其主要内容。

2.3总结探究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提升和深入,最终完成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探究。学生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开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出质疑和探索,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在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组织,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等方面不断发展、更新和完善自己,获得自身科研及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3.结论

将讨论式教学引入“电网络理论”课堂后,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和思考,思维不受限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明显优于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当然,要想在研究生教育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要解决一些难题,如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和依赖性等。

参考文献:

[1]罗平,杭丽君.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45:157-158

[2]张秀敏,黄辉等.“电网络理论”课程教学体会与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39(1):16-19

[3]苏澎,孙金海等.基于“双主”的研究生讨论式教学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5):465-467

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项目(zssd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