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响自然生态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低影响自然生态建筑设计

孙志九魏宏源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摘要:随着人类生活发展活动的不断扩展,人口的急剧上升,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开始寻找一种方式,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优先以生态和可持续为核心,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共存的关系。本文将以低影响及开发强度下自然式生态建筑这个角度出发,以达拉斯萨拉姆大学图书馆项目为例来阐释通过降低开发影响,保护场地原有自然景观,保护场地原有行为模式,弱化建筑体量,增加建筑与自然互动性等手段,以期达到在一定时间长度上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并相互融合的结果。

关键字:低影响开发、保护场地、弥合记忆、与自然互动

本项目坐落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内,整个校园占地面积很大,初入校园的第一印象是这里有优质的自然环境,从校门驱车到达用地过程中,有大片的自然林木拥抱着小型的功能组团,这里像是城市中的绿洲,每一栋建筑都被植被簇拥着,从宿舍区到教学区再到运动区无一例外,高大的可达二三十米。建筑也拥有其独特的形式,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强度下,遮阳显得尤为重要,开放的柱廊及大出挑下的活动空间以及树影成为了学生们课余最愿意停留的区域。

1低影响度开发

用地位于教学区的西侧,现状是一片拥有一定高差的自然生态林和开阔的草场,同时雨季会在用地靠近主路的一侧形成校园内独有的小型湿地。这块用地包含两种属性,一是各种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部分学生漫步的地方,他们喜欢坐在树下,或看书学习,或聊天闲谈,或欣赏这片开阔的自然景观。另一个属性便是衔接东西两侧,这里有一条教学区通往阶梯教室的捷径小路,是学生们自发的在场地内走出的一条小路,大家都习惯于从这里的林地间穿过。

用地现状树下休息的学生

在设计之初我们所想的,也是一个主要出发点便是这块用地内的建筑应该同校园内的大多数建筑一样,存在于树影之间,与周边的植被形成和谐的天际线,它应该以一种较小的体量存在,即使它附庸的功能很多,面积很大,即使它需要有便捷而强有力的联系,我们也希望它能化整为零,以一种低姿态,谦逊的融合在这片自然环境之中,融合在整个校园的肌理当中。强迫式的开发不应该出现在这块场地之内。于是我们试图从功能及形体空间上上谋求切分及削弱其体量大小的方式,并且可以做到自然的顺应朝向与日照,与此同时我们也考虑在谦和的体量中突出其整体性,于是韵律性与同置性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小空间为后续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顺应地形

2记忆的载体

触及建筑的想法与概念之初,肯定首先要面对场地给每一个空间的定义,“场地”是一种物质形态它包含了囊括其中的所有地质条件,植被状况,边界大小等基础信息,同时“场地”也是一种精神存在,它是在这里生活过,体验过的人们的记忆载体,是一个人记忆的空间化与形态化的存在。我们在追求建筑本身功能价值的同时,应该更关心它对原有场地及空间所带来的影响,减小了这种影响即是变相的增大了人们对这一区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了建筑及场地给人们带来的亲密性。相反抹杀了一个场所的存在,同时也就抹杀了无数精神元素的存在。

从这一层面来讲尽可能的保留场地原有的记忆,是对它及它所影响的人们的一种尊敬。让人们还可以按照原先的记忆与生活方式去体验这个场所,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我们试图从空间上对场地进行一定的划分,区分出景观区与可建设场地。将建筑功能不同的两部分孔子学院与图书馆分离在南北两侧场地进行建设,将中部贯通东西的植被绿化带进行完整保留,将拥有大面积植被乔木绿化的区间进行特殊标记。我们也希望建筑能在某些区域进行一定的抬升,使首层变成一个视线可以直接穿越的区域,使保留的景观能够直观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即使是没有沿着既定的路线出发,一样可以看到一直根植在这里的植被。沿着主路的湿地及植被草场也是将要被保留的关键区域,这里是学生生活与娱乐的重要场所,设计中完整保留了沿主路一侧的湿地平台与现状场地,在主路上经过将会拥有完整的场地记忆,这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在湿地的另一侧,也就是建筑退后70m的临湿地一侧,我们设计了新的观景平台与活动广场,并使建筑向湿地进行规律性出挑,探出的体量将使阅览室更加接近整个湿地景观。从另一个层面也是新的形态上,加强了学生们对曾经湿地空间的记忆。这是我们希望新的建筑可以融合进原有景观的想法,也是新的事物对原有场地的一种弥合。

保护湿地与植被

划分出人们既有的行动轨迹与路线并进行相对的保留与还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原有场地内的既有小径应该完全体现在新的设计方案中,我们将这条小路的前半段进行拓宽作为从主路延续向图书馆主入口的主要交通,他将以矮桥及栈道的形式跨过湿地景观直达图书馆正门,在这里我们将图书馆的主入口抬升至二层,将首层变成贯通的架空通道,使“小路”可以沿着它既有的方向延续下去,通过中部的景观区到达报告厅。完整的路径在这里将继续延续下去,学生们可以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从这里到达报告厅,而不被新的建筑所打断,这应该会很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

保留原有路径

这样曾经的场地将在这块区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新的建筑将作为这个区域的新生事物提升这个场所的价值,弥合学生们心中的场所记忆,但并不会破坏原有的场所氛围。

3亲近自然,与自然互动

我们希望建筑内部及其投影线周边的环境品质可以像保留的既有环境一样出色,一样可以再这炎炎烈日下给人们带来出色的体验。这样我们在弱化的建筑体量间,又插入了8个景观庭院,这使得建筑进深可以在任何方向都达到一个可以允许自然通风条件产生的尺度。这样自然风可以自由的穿行在建筑之间,给每个区域带来新鲜的空气,并带走潮热的湿气。建筑就像一个空腔,一呼一吸间都在与自然不断产生着交换。外部5个内凹的庭院也是“一扇打开的窗户”,扩大了室内对室外景观的阅读面积,让更多的座位更多的视角能够看到我们所用心保留在这里的景观。中间的3个天井种植植被,成为连接外部庭院的桥梁,使人们在核心的东西向公共走廊内可以连续的感受到来自外部及内部的自然氛围。

在这里建筑应该像一只张开的手,抅向自然。所以,我们将建筑二层以上的部分尽量出挑,悬挑出的部分尽量作为阅览区域与公共区域,让人们在建筑内也能够更进一步的面向大自然,在阅览的间隙可以抬头望向窗外,看到茵茵的绿色,青青的草场。同时悬挑的底部空间成为室外的阴影区域,像学生们喜欢的树荫一样,可以坐在这里畅谈,可以在这里嬉戏。所以,在建筑与自然之间我们尽量打造可以供人活动的半室外灰空间,包括露台,架空等,这里将是连接建筑与自然的媒介,拉近建筑与自然的距离。

伸展的建筑面向自然,院落成为沟通内外的桥梁

4结语

建筑应该是柔和而感性的,它更容易与自然接触,更容易融入自然。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内,建筑不在是钢筋混凝土的实体,更像是能与自然沟通的耳语者,我们希望通过降低建筑对场地的影响,保护自然植被,保护行为记忆,加强建筑与自然的互动,来表达对校园的尊敬,对师生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的尊重。

参考文献:

[1]诺伯舒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张学刚:《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问题论述》,《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