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培养物理能力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影响培养物理能力的因素

莫景运

(海南省澄迈中学571900)

摘要:从多年教学经验中体会到,在教学中整体的教学模式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物理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因此,笔者对物理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以下内容仅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影响;培养;物理能力;因素

物理课程在教学中占据者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世界,对日常生活会有所帮助。但有些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很吃力。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这是一名专业物理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需要担负的责任。

一.影响培养物理能力的因素

1.思维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日常用语与常用说辞来干扰对物理知识点的学习,习惯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带来的影响比较严重,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不会去思索问题的真正答案,而是凭借自己的直觉去迎战,无法做到心中有数。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弱,因此,在物理分析题中,无法解答说理性题目。在遇到问题时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在书本中哪些知识点能够解答此题,甚至不知道如何进行解答。

2.缺乏学习态度

学生在物理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认真学习的态度,导致学生在解题或表达的过程中会出现词不达意、概念不清楚、对物理运行规律运行认知不清等现象,以至于学生在实验或观察的过程中草草了事,只能观看到表面产生的现象,并且获取到的知识点也比较片面,无法应用先进的设备开阔自己学习的思维与思考问题的思路。

词不达意:在解释与描述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心理想的与口述的不一致,无法应用专业的物理词对知识点进行准确的描述。

概念不清楚: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掌握物理概念与知识点的内涵,以至于将物理两种相近的概念混淆,无法区分解决相关的问题。

3.没有掌握物理知识点

对于物理规律的认识不灵活,死记硬背,在利用公式计算时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一个公式可以反映一个规律,一个物理规律可以有多个数学表达形式,应当从规律的语言表达上把握规律的内涵。如:关于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等知识点。

4.物理与数学知识脱离

纯粹采用对数学公式的理解来认识物理公式,使数学与物理学科产生“鸿沟”。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v与s,t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用数学列式解决的问题。反映物质性质或特性的重要物理量,如果单纯用数学的观点来认识各量之间的关系,便会曲解数学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二.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实施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情境的运用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配合。开放互动模式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学习过程中,与其让学生被动地进入学习中,还不如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范围。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当中,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师生感情。充分发挥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主动性,使学生更轻松地进入教学情境当中,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推动教学的进度。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两个极点。他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提出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建议,学生要做相关的反应,同时,学生以学习为主体,在交流与讨论中实现师生情感共鸣。这种双向交流必须注意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教学情境的参与,将使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并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积累。

例如,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在遇到抽象问题时,学生需要亲自体验才能将相关的知识点记牢。在研究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引导学生解决所面对的困惑。兴趣是学习最好的精神支柱,只有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进入到学习状态。虽然老师在讲解内容时一直是课堂的主角,但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自愿去了解相关的知识点,才能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输入到记忆当中,才能真正理解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互动关系。保持教学情境的多样性,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2.小组教学模式

在物理实践教学中,学生小组可以设置为基本单元,而教学内容则是教学中的主题,教师为引导与指导者,学生为学习中的主体。在组建学习小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兴趣点、特长等因素自由组建学习团队,一个学习小组中最多不能超过9人。学习小组中的成员需要对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展示收集到的材料、互相评价等工作,在教学团队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职责,她们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物理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小组学习群体中担任设计师一职,而学生将会成为完成者。在小组教学中,师生可以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并且在学习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这样既可以培养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合作精神,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的知识量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批判性的角度提高教师的思维水平。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评估每个推论,然后才承认观点是正确性,激发学生的多维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思考常出现在问题提出过程中,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思辨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教师的引导和提问技巧是关键因素。基于提出问题的认知在物理实验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认真思考与实践的机会。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在较高的认知水平上提高培养学生的高水平认知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时,情感维度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应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中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当掌握思辨能力后,学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去思考问题。否则,即使他们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不可能成为专业的思辨者,不能真正懂得物理知识内涵。

结论:

教学中的活动安排是由教师设定的,在此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从学的角度讲,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知识的技巧与掌握的程度必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掌握。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真正将主导与主体相统一,及时掌握学生的变化,掌握学生自身的特征与兴趣点,随后根据学生的状况有效地调整教学的模式与教学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点。

参考文献

[1]谢雪.物理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朱迪生.高中物理实验能力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的探讨[J].新课程(下),2017(01):57+59.

[3]牛鸿浩.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风,2016(22):170.

[4]严文奎.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7):58.

[5]段玉文.探析物理语言表征问题能力的内部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物理教师,2016,37(05):24-26.

[6]李贵安,陈秋丽,刘耿,醋燕妮.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高中物理课堂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07):41-44.

[7]陈秋丽.高中物理课堂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因素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莫景运(1974.10—),男,汉,海南澄迈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物理高级,研究方向:高中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