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德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

萧茂

广东高州市石板第一中学萧茂

坚持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首。语言教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发挥教材优势,把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正确处理好政治思想教育与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关系。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的同时,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思想熏陶、形象感染、情操培养,从“品文”中领悟“人品”,学会做人的道理。

一、计划渗透

就是订好把德育渗于语文教学计划之中的计划。首先,根据教材编排和大纲要求,构建德育渗透的系统工程和序列。然后,认真考虑每一单元侧重向学生渗透哪些健康思想,具体结合哪些课文进行,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要收到怎样的效果等。预先作好周密的部署,以避免思想教育的盲目性,或造成某些方面的漏失。由于教材的编排本身作了某种暗示,所以制订德育渗透计划并不太难。就拿初中第二册新编教材来说,它是按课文内容由近及远分单元编排的,全册共八个单元,顺序是:托物言志、传记文学、童话、诗歌等。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课文内容,有针对、有侧重地制订好思想教育计划。

二、感染渗透

课文中大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它或通过具体的形象刻画去感染读者,或以文载道,以事喻理,融情于理,因此,在讲课文文学作品时,就要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剖析文章事理,深入挖掘作品的意境,深刻分析人物的形象,让学生通过再想象或逻辑思考,获得完整的形象,或明了事理。从而潜移默化,思想上受到启迪、熏陶与教育。教师在讲读教学中,应把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明示作品的内涵意蕴,让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受到感染。唯其如此,真、善、美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渗透进学生心灵之中。如果干巴巴毫无表情地读课文,讲内容,抄段意,当个“传声筒”,无视学生感情和意念的介入,就不可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不能发挥作品震撼人心的作用。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讲读《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打断了腿用一条草绳挂在肩上时,学生们竟会哄堂大笑呢?原因就是教师没把作品的情调突现出来,学生没有移情于理、明辨善恶,未激发爱与恨之情,逐使教学失去了应有效果。这又怎能激发起学生对旧社会的仇恨和对新中国的热爱呢?由此可见,教师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不可。

三、训练渗透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训练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这就告诫我们必须在训练过程中,把德育渗透过去,为语文教学指明方向。那种把语文课教成单纯的语文知识课,或者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应着重抓住读写训练这两个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其中。在阅读训练中要有重点地分析课文的字、词、句、段对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安排学生的朗读课文的时候,进行角色表演,要求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喜怒哀乐的表情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乃至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并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在训练写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德育渗透。命题、选材等都应着眼于思想教育。例如初一课文第一单元要求写记事作文,我把作文题为《市场见闻》,作文前大部分学生都把市场的繁荣景象及好人好事说了出来,但也有部分学生说其见到小偷偷东西和乞丐等。我及时引导他们写前者。因为前者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者是少数,不能正确反映我们的时代。经这一点拨,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感情便渗进了学生的心灵。正如有个学生在作文结尾写道:“……这些巨大的变化,不正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吗?”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上明确了市场的繁荣,源头在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进而感到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总之,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处处着眼于德育渗透。要求学生写事、写情、写理时,强调观点正确,符合时代要求。强调文品如人品,要写出感人事例,高大形象,人生哲理,作者的胸怀。

四、定向渗透

就是一种选择渗透。针对某件事、某个人进行适时教育。有一学期,我任教班的小龙同学表现散漫,午睡时间开收音机,影响他人休息,上课偷看武打小说,无心向学。我发现后找他谈心,可收效不大。后来,我利用课外阅读中有关知识定向跟踪教育,给他讲《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事,要他背诵小说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那段名言,可是他背不出来。我不批评他,只说这段话是广大青少年的座右铭,里面有个对谁都有益的道理。第二天,他果然背了出来。我先表扬了他,接着问:“不守纪律,不用功学习,算不算虚度年华?算不算碌碌无为?将来会不会悔恨?会不会感到羞耻?”他听了以后,默默深思了几分钟,只说了一句:“我知道了。”从此他有了感悟,表现转好,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对他都刮目相看。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对症下药,定向渗透是有意的。

当然,渗透的渠道是很多,这里仅略举一二。但愿全体语文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共识,不断探索,使语文教学成为德育渗透的丝丝春雨,滴滴甘露,去滋润学子的心田,培育“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