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及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及防护

哈斯其其格

哈斯其其格(内蒙古锡盟阿巴嘎旗医院011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孕产妇并出现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体特征、家庭因素、身体因素及其他因素。结论产后抑郁症如能早期及时有效的发现,及时有效的控制及诊断治疗,其预后良好。

【关键词】妇产科抑郁症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93-01

妇产科抑郁症多因女性生殖周期而相关的,其中包括月经前期抑郁、围绝经期、绝经期抑郁及产前抑郁、产后抑郁。在妇产科疾病中及一些手术中都可导致女性的抑郁症发生。而产后抑郁症是妇产科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产生的抑郁障碍,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资料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国外为3.5%~33%,国内为3.8%。l8.48%n-5]。对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孕产妇并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120例在医院分娩的孕产妇,均为女性,年龄22~49岁,平均(32.2±2.6)岁,孕周35~42周,新生儿的体重2500~4500g。所有患者均排除个人及家族精神疾病史。

1.2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将120例孕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经临床医师分析治疗产后抑郁症。并将每位被调查者都给予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一份自制问卷调查表,在患者产后至出院前这一阶段,将所有问卷发予产妇,并指导产妇逐一进行填写。如产妇的文化程度低则由医生询问,并做好记录。

1.3诊断标准

评判标准采用SDS标准分为(41.88±10)分,分界值标准在53分,正常女性总粗分为(33.11土8.42)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总粗分≥41分为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总粗分≥40分为有焦虑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中研究结果显示,发生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其主要包括心理因素(75.0%)、生理因素(71.7%)、个体特征(50.0%)、家庭因素(66.7%)、身体因素(58.3%)及其他因素(12.5%),如环境吵闹、新生儿啼哭等。

2.2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本文中120例产妇,汉姆顿抑郁量表测量≥8分的116例为轻度抑郁;总分≥18分的4例为中度抑郁。抑郁自评量表总粗分平均为(39.25±6.16)分,与中国正常女性平均总粗分(33.11土8.4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自评量表总粗分≥41分30例,发生率为25%,焦虑自评量表总粗分≥40分20例,发生率为16.7%。同时发生焦虑及抑郁者有l8例。

3讨论

产后抑郁不仅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而且还对婴儿的情感、智力的发育以及行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的重视,为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症,及时的提供有利的临床措施,减少和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本文中作者经研究统计学资料显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5%,主要以轻度抑郁为主。与中国正常女性平均总粗分相对比,抑郁症的评分显著增高(P<0.01)。笔者体会到孕育、分娩是心理以及躯体上一个复杂事件,他经受了一个社会学、生物学以及情感学方向的快速变化,他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如能早期及时有效的发现,及时有效的控制及诊断治疗,其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王庆玲,赵秀梅.产后抑郁症临床初探[J].宁夏医学杂志,1997,19(4):204.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3:25.4211

[3]吕丽娟,邹雪荣,陈祥云.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淮海医药,2006,24(4):273.

[4]冉令梅.58例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2):143.

[5]崔才三,隋京美,韩丹青.产后抑郁症的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4):321.

[6]赵玉婵,张济枝,刘文枝,产后抑郁症的发病诱因及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3):125.

[7]王增艳.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及防护[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15(2):4.

[8]方秀新,宋海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综述[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107.

[9]陆雯,陈焱,汤月芬,等.产科抑郁症的诊断与处理[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