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疼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偏头疼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陈若雨1曹冰2

陈若雨1曹冰2

(1.四川省天全县中医医院625500;2.四川省宝兴县中医医院6257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及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实施中药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2~3疗程的治疗之后,50例患者中得到控制的患者有20例,显效的患者15例,有效的患者11例,无效患者4例,总体有效率92%,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没有出现复发。结论:使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针对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好,治疗费用比较低,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8-0127-01

偏头痛属于一类比较多见的周期发作性头疼疾病,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为,人体内血管功能障碍或者是神经功能障碍造成的阵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双侧头痛或者是偏侧头痛,现在治疗偏头痛的方式主要为中医、西医或者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上述方法可以控制以及减轻患者的不同程度病症,但是不能够治愈[1]。和西医治疗方式比较,中医内科治疗对于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以及稳定,治疗费用低于西医治疗,在医生以及患者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较多。我们国家的中医学理论认为,偏头痛的发病位置主要在患者的脑髓、气血以及经络等,因为清阳不升、肝阳上亢、清窍失养以及浊邪上犯所引起,在中医辨证治疗中,针对根治偏头痛还没有明确方法,主要针对预防发作和控制病症治疗为主[2]。本文选取5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实施中药治疗,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中女32例,男18例,患者的年龄在23~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2.4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20年之间,平均时间为6.8±2.7年,50例患者中出现先兆头痛的有22例,没有出现先兆头痛的有28例。

1.1.1诊断及辨证标准

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实施治疗:患者出现头痛或者是存在刺痛,疼痛位置固定,主要疼痛时间为夜晚,患者出现郁闷不乐以及胸肋胀痛等情况,女性患者出现月经不调,舌质呈现瘀点以及紫黯,舌苔显示薄,上述患者为痰瘀阻络型,治疗主要为化痰通络以及活血化瘀,使用通窍活血汤加以治疗,处方为白芍10g、郁金10g、葛根20g、川芎10g、丹参20g、桃仁10g、三七3g、赤芍10g。患者显示心烦易怒,面部呈现红色,伴随呕吐,口苦纳呆,脉弦有力,胸肋胀满,夜卧不宁,上述患者为肝阳上亢型,治疗主要为清热之痛以及平肝潜阳,使用天麻钩藤饮加以治疗,处方为栀子10g、川牛膝15g、益母草9g、钩藤15g、黄苓10g、桑寄生9g、地龙10g、石决明15g。患者头痛为朝轻暮重,口干,脉弦细且弱,腰膝酸软,上述患者为肝肾阴型,治疗主要为滋补肝肾,使用杞菊地黄汤加以治疗,处方为生地15g、枸杞子15g、泽泻15g、怀山药15g、墨旱莲15g、杭菊花15g、茯苓10g、熟地15g、山茱萸10g、丹皮10g、女贞子15g。患者头痛并且头晕,心悸少寐,气短乏力,舌淡苔薄,面色苍白,上述患者为气血两虚型,治疗主要为补气养血,使用人参养荣汤加以治疗,处方为当归12g、人参15g、熟地12g、甘草6g、黄芪15g、白术12g、陈皮10g、当归12g、白芍12g。上述汤剂均用水煎服,早晚两次,每天1剂,治疗15天作为一疗程。

1.3疗效判定

患者通过2~3个治疗疗程之后,偏头痛症状没有发作,则为控制;患者通过2~3个治疗疗程之后,症状减少50%以上,则为显效;患者通过2~3个治疗疗程之后,症状减少20~50%,则为有效;患者通过2~3个治疗疗程之后,症状减少低于20%,则为无效。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2~3疗程的治疗之后,50例患者中得到控制的患者有20例,显效的患者15例,有效的患者11例,无效患者4例,总体有效率92%,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没有出现复发。

3讨论

在中医内科中,偏头痛属于一类非常多见的神经血管类疾病,偏头痛的发病几率大概在10%左右,患者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现在治疗偏头痛的方式主要为中医、西医或者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上述方法可以控制以及减轻患者的不同程度病症,但是不能够治愈。和西医治疗方式比较,中医内科治疗对于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以及稳定,治疗费用低于西医治疗,在医生以及患者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较多。按照临床症状辩证,主要分为肝肾阴亏、痰瘀阻络、气血亏虚以及肝阳上亢四个类型,治疗方法主要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滋养肝肾以及平潜肝阳为主,其次为安神、化痰、清热、通络以及止痛为辅,使用杞菊地黄汤、通窍活血汤、人参养荣汤、天麻钩藤饮加以治疗。有研究显示,川芎能够起到镇痛和镇静的效果,主要成份可以促进脑血管循环,提高患者的血流量,帮助脑血管舒张,避免出现血栓,三七、丹参、地龙以及天麻能够发挥调节血管运动中枢的效果,帮助周围血管的扩张[3]。土茯苓、当归具有逐瘀止痛、熄风涤痰的效果,提高患者大脑的供养以及供血,加强患者的脑细胞功能,没有不良反应。本文选取50例偏头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实施中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实施2~3疗程的治疗之后,50例患者中得到控制的患者有20例,显效的患者15例,有效的患者11例,无效患者4例,总体有效率92%,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没有出现复发,由此可见,使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法针对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好,治疗费用比较低,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银刚,朱晓.散偏胶囊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21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2(05):1121-1122.

[2]于生元,董钊,李焰生,万琪,周盛年,乔向阳.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8(13):963-965.

[3]孙亚玲,贾敬全,吴丹,禚艳华,朱天全,程志国.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Ⅳ期临床安全性和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5(0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