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耀勇
(甘肃省兰化第一中学,甘肃兰州730060)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甘肃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也于2010年秋季正式开始。高中政治新课程也随即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期,借此笔者积极探索新课程下政治教师和学生更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教师从“教书匠”转向“教育家”
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要求教师要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要高瞻远瞩驾驭教材,以思想引领为主,绝对不能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
如讲授《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选举,传统教学注重“等额”、“差额”选举“是什么”等问题,然而新课程则更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敢于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思想政治课教育不仅是育人,更重要的是育心,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是造就人正确思想和精神的德育课。因此,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二、教师从“传话”转向“对话”
传统高中政治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是一种“传话”式的教学模式,教材怎么说,政治教师就怎么教。因此,教与学都是以掌握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这种模式下知识是预定的,结论是固定的,答案是标准的,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即使课堂上采用一问一答,答问中也采用一些讨论,但是讨论问题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早就有预定的“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猜测这些“标准答案”而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挖潜,因而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政治新课程的“对话”模式,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知识的结论不是预定的,而是靠“对话”生成。通过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对话”式教学,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对话”活动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丰富知识,张扬个性,锻炼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政治教学的革新。
三、教师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教教材”,就是按照教材一本、一框、一段进行一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政治教师基本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上级检查也是拿着课本检查,高考题目也是照着课本出。
新课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师要改变以往这种“教教材”的落后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师教学时不要被教材所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基于教材,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做到因人、因时制宜,活用教材。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
四、学生从“学习型”转向“探究型”
传统意义上学生的学习是以被动接受、识记、理解为主,学生的“探究”“生成”“创新”很少。而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要求知识传承与发展相结合,希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政治教材本身就设置探究性学习的环节,政治教师需要认真钻研,设计探究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也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过程。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高中政治新课程需要学生从“学习型”向“探究型”转变。
五、课堂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传统政治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传授知识或者搬运信息,学习的过程被认为是在头脑储备知识以备后用的过程。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要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教学设计注重教材和结论,“以教为中心”,而忽视过程性学习。
目前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就要将“以学为中心”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使政治课堂“活”起来。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政治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形成“我会学”“轻松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从“传统”转向“个性化”
在高中政治传统教学方法中,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固然有其优点,但是学生被动,兴趣低落,思维发展受到阻碍是必然的,体现不了以人为本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即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师要改变观念,首先注重自己教学的个性化,作“个性化”教学的领路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采取“同课异构”的模式,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高,探究知识的兴趣浓厚,知识掌握的程度明显好于传统政治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充分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产生生成性知识,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