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崇春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0例,采用回归性分析归纳,探讨临床诊治疗效及临床发病原因。结果:45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治疗后平均黄疸消退的时间为4.8±1.8天,治愈成功439例,治愈率为97.6%;结论:从结果来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为感染因素和围产期因素,临床上应针对性进行积极地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探讨【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071-0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而发病原因也较为复杂,主要原因是患儿体内胆红素释放过度[1]。此次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1年5月1日-2015年5月1日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诊治疗效和病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了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0例,其中早产患儿260例,足月产患儿190例;体重小于2.5kg的患儿65例,体重在2.5kg-4.0kg之间的患儿共305例,体重大于4.0kg的患儿80例;女患儿170例,男患儿280例;患儿病程均为12h-15d,患儿症状表现为皮肤有明显的巩膜黄染。
1.2诊断标准①患者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症状,血胆红素指标在102μmoL/L以上;②足月产的患儿体内血胆红素指标在220.6μmoL/L以上,主要是间接胆红素;③患儿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了2-4周,并进行性加重症状。临床上采用重氮法来检测高胆红素,根据高胆红素值大小可分为轻度胆红素血症(<257μmoL/L)、中度胆红素血症(257-342μmoL/L)、重度胆红素血症(>342μmoL/L)。
1.3治疗方法①进行蓝光照射治疗10h-12h;②换血法治疗;③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诱导治疗如白蛋白及肝酶,重度溶血患者则加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④对症治疗:补充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缺氧及水肿。
2结果通过对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治疗疗效上来看,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愈率较高,有439例治愈成功,治愈率为97.6%,详见表1;从病因分析来看,主要病因是围产期因素,占51.1%,而其他32.4%患者为感染,母乳性的黄疸因素为7.6%,红细胞增多症占5.1%,而ABO血型不合的占3.8%,详见表2。
表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治愈失败
例数43911
概率(%)97.62.4
表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治愈围产期感染母乳性黄疸红细胞增多症ABO血型不合
例数230146342317
概率(%)51.132.47.65.13.8
3讨论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遗传性和种族差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ABO血型不合溶血及母乳性黄疸,这几项内容也被列为了我院预防治疗的重点。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围产期因素为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首要发病原因,围产期孕周、出生体重、妊娠因素包括分娩中使用的催产素、合并症、母乳的喂养不足等都与新生患儿的高胆红素密切相关,同时,胎儿早产、低体温、酸中毒、窘迫、缺氧、产时室息、颅内血肿[2]等这类问题都会抑制新生患儿的肝酶活性。围产期因素虽然是高危性因素,但并不是不可预防性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工作、科学的管理高危妊娠,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减少损失。
除围产期因素外,感染性因素则为次要性影响因素,这个因素则与我院的产前诊断、孕期宣传、医疗条件以及助产技术等硬件、软件设施密不可分。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梅毒等性疾病的垂直传播导致患儿感染的比例正在逐年升高。而感染后可导致新生儿的红细胞被破坏出现溶血,从而引起黄疸。有国内的专家提出患儿在轻度感染或感染早期时,其引发机制是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而到了感染后期时,其引发机制为增加体内耗氧和葡萄糖无氧酵解的增加导致代谢中毒。
此外,母乳性黄疸为第3因素,有些产妇因疼痛、禁食及药物的影响会延迟泌乳,母乳喂养不足、肠胃蠕动能力低,从而增加了血清中的胆红素数量。然而随着母乳的喂养率不断提高,黄疸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对此,专家们认为在对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诊治时因结合当地病因特征,并重点关注母乳性的黄疸因素[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婴儿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男患儿发生率较高,早产患儿发病率为80%,正常足月患儿发病率则仅为60%,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的生成过多、而肝脏摄取、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较低、胆汁排泄障碍从而导致患儿体内胆红素过度而造成的一类疾病等。围产期是新生儿高胆红素的主要高发因素,并且,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全,血清中的胆红素极易穿过血脑屏障而造成胆红素性脑病。国内有专家指出,对早产患儿进行早期的干预综合治疗,可有效的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在给患儿喂母乳时,可进行每日8次以上的喂养次数,并且在中间适当的补充葡萄糖,增加大小便频率,加速患儿体内胆红素的排泄,减少体内患儿的胆红素。若发现母乳性黄疸,患儿应停喂母乳一周,并给予浓度适中、营养的奶液来避免奶液过浓出现胃肠道负担,过淡导致营养不足。结果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为感染因素和围产期因素,临床上应针对性的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1]蓝海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同步换血治疗研究[J].河北医学,2011,17(8):1055-1057.[2]苏晓谦,蒋晓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9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9):115.[3]陈华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和防治探讨[J].海南医学,2011,22(1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