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燕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美林镇中心校024423
“因材施教”是教育家孔子提出并践行的教学原则。我们无需在概念上大做文章,说简单了就是针对学生基础、个性等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是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发展。实现这一原则的前提就是善待每一个学生。
首先,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使少数学生成才。把大多数“次品”或“非优品”拒之于校门外,使他们带着“我不行”的失败心态走向社会,他们在社会上总认为低人一等,强烈的自卑心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大众化。曾子家贫,但天资聪颖好学,三日揭不开锅盖,却“高歌如金石”,手不释卷。孔子不歧视他,授为高徒,终成国家栋梁之材。在历史浩浩长河中,凡把人分成若干等级,如元朝时代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之分;“文革”期间的红黑五类之分;应试教育中的优差生之分,致使一部分人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造成人才匮乏。实施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要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有教无类”,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禁锢人的思想,让所有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接受平等的教育。以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时,总是责怪学生,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试想如果学生什么都好的话,还要学校教育干什么呢?
洋思中学曾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受农夫的启发:农民看见庄稼生虫子,他不会怪庄稼不好,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及时除虫呢?看见庄稼瘦了,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及时施肥呢?看见庄稼枯了,他会说,我为什么没有及时浇水呢?一句话,他们相信,每一棵小苗本来都可以长好,如果出了问题,是农民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们确定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老“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话可以这样解读:当人呱呱落地,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本性没有什么大的差别,都是向善的,经过后天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才会使他们各异,有的成了科学家,有的成了文学家,有的成了军事家……这就好比工厂给了你性质不同的“原材料”,工人按着他们的不同特点锻造成不同的“产品”。所以人才的成长,除了取决于他们的先天素质和个人努力以外,关键在于教育的成功与否。
由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眼里不应该有差生,在教育行为中应该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只不过他们所取得成功的方面不一样而已。在一个群体当中,很难区分谁优谁差,他这方面不行,可能那方面优秀。你很难区分乔丹和杨振宁究竟谁的智商高。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因材施教的关键就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从哲学角度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有人说,黄沙如海,找到绝对相似的两粒沙粒。那么,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也绝对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由此说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新课程改革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这方面不行,可能那方面优秀。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但模仿和表演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学习数、理、化钻不进去,但却能歌善舞;有的学生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但是酷爱体育和美术;有的学生组织能力强,还有的学生善于交际等等。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及时发现,给予珍视,并注意正面引导,这些被考试分数一把尺子“判决”为“不可造就”、“朽木不可雕”的学生,很可能走向社会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事实说明,分数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水平和发展潜力。郭沫若中学时代毕业考试国文得了57分,但却成了中外闻名的作家、文学家;爱迪生小学时就被老师判为“不可救药”,后来却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他的诸多发明造福了人类社会。这说明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著名画家蔡志忠有画画的天赋和兴趣,但功课一般。初二那年,一位新来的老师一段话改变了他的人生取向。这位老师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走读书这条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读书中获得最大的益处。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反省,自己现在走着的路是不是应该走的路,自己现在做的是不是真心想要做的事。”这段话促成蔡志忠果断地中断学业,背上行李去台北漫画界闯荡,若干年后,他成了华人世界中影响最大的漫画家。
这说明,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要按着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是以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做的弊端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的人。人们尊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称谓虽然对教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在这种称谓下的整齐划一的、批量生产的“加工模式”化的教育,造成了千人一面,鲜有学生的个性化。《论语》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子路和冉求都问:“听到朋友穷困,是不是可以送些财物去帮助他?”孔子对子路说:“有爸爸哥哥活着,怎能不商量一下就自做主张呢?”对冉求却说:“应该立刻去帮助他。”公西华知道后很不理解,就问孔子为什么他们问同一个问题而老师的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说:“因为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促他一下鼓励他去做;子路勇于作为,好自以为是,所以我抑制他一下。”孔子对他的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在教育中也就能够“对症下药”,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继而成才。我们的教育鼻祖早就能够做到这一点,而我们到现在还搞“整齐划一”式的教育,真是令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