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玲(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四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关注与探索语文学习的良方秘诀,期盼语文学习早日步入坦途,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时至今日,语文学习仍没有冲出艰难困境,尽管努力种种,成绩和汗水却构不成比例,效果却不尽人意。前车之鉴可以为师,我们不应该重蹈他人的覆辙,敢于另辟蹊径,分析问题之所在,解决其症结。只有这样,才能驱散乌云,迎来语文教学的艳阳天。
关键词:更新观念;语文教学;质量;条件
随着家长对英语、数理化学科重视程度的升温,语文学科仿佛进入了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家长不重视,认为学与不学都一个样,生下来就会说中国话,没有必要把时间花费在上面;学生不爱学,汉字太繁琐,写字多了累手,字不会写不要紧,一敲键盘就出来了。但是不管你重不重视,喜不喜欢,它却是三大主科之首,考试成绩占120分。除此之外,语文水平标志着一个人的素质水平,乃至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身上的担子尤为重要。
追本溯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者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更新陈腐的观念,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语文这块广阔的天地中纵横驰骋,语文学习的灿烂而辉煌之国必将应运而生。
1更新“唯讲”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要的讲授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讲什么,怎么讲?这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了。简而言之,讲学生疑惑的地方,点拨似懂非懂之处;讲解要精要,点拨要恰到好处。有些老师对学生不放心,认为学生底子薄、素质低,不肯轻易让他们主宰课堂,常常遇俎代庖,学生成了拽线木偶,长此以往学生不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才怪呢。其实,教师只要敢放手,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语文课堂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一点我是在乡村教师进名校,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培训活动中深切体会的。第一次看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一名学生都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坐着、站着、趴着甚至蹲着,学习气氛如此浓厚与轻松,师生如此平等与和谐。这才是促我彻底改变教学观念的原因。回来后,针对我的学生的现状与水平,我把师生在课堂上讲学时间做了适当的调整,把三块固定黑板变成活动的小黑板,让一体机走进课堂……总之,为学生提供一切活动的契机,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形成千帆竞发的局面。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极大地锻炼了他们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劲头提了起来,组与组之间,人与人之间比学赶超,整个班级学习气氛浓厚,他们现在敢自信的说“我的课堂我做主”。
2更新“唯批”观念,让学生互批互改
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事实证明,沿袭古训未必就是良策。我觉得课文中的名家名篇,学生尚可品评论足,加以分析和研究,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那么,对于写作水平相差无几的学生作文,他们也一定能够很好驾驭。我深信,在他们大量批改实践中,能够学到各家之长,剔除一己之短,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鉴赏水平将不断增强,分析问题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
这样,实在是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此种认识,我便发动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为了此项活动取得实效,使学生真正有所遵循,我拟定了“批改须知”,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逻辑、结构、立意、写作方法……全都顾及到了,并逐项提出具体要求,一一向学生讲解清楚。在学生有了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又现身说法,当众批改一名学生的作文,逐一兑现“批改须知”。这样,学生的批改才全面铺开。学生批改完毕,我收上来详加过目,汇总全班的优缺点,进行全面讲评,以此来提高批改质量。在学生批改的同时,我要求每人必做批改记录,为全班讲评准备条件。
3更新“唯本”观念,使课内外有机结合
尽管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优秀名篇,但它们毕竟只是文学宝库中的沧海一粟,仅仅满足这些,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十分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作为一名中学生,不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将来不管他从事何种工作,都将成为终身遗憾。课内是一个“例子”,课外是“例子”的补充和扩展,只有课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学到大量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当今经济大潮中,我国出版界受到不良影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刊物水平低下,内容不健康,屡见不鲜。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任务相当繁重,富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有些课文是原著节选,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原著,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这样,既扩大了视野,又有助于深化节选部分。已成定论的古代中外名著,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与推荐,以便了解古代灿烂的文化,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以上这些做起来并不大难,难的是当代中外大量文学作品。这需要教师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才不至于将一些淫秽的书刊塞给学生,使其耳濡目染,受到严重的思想腐蚀,不利于健康成长。书,有的需要精读,有的只需过目,泛读便可。对于精度的书,要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分门别类的记下有关内容,要经常翻看,理解消化,精彩篇章要记忆,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只要坚持经常,日积月累,就能“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将来有用之时,就可呼之欲出,源源不断的奔向笔端,妙手成章,指日可待。
4更新“唯题”观念,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
几年来,语文学科同数理化一样,各种题名目繁多,大有海题泛滥之势。一些试题辗转相抄,毫无创新特色,不但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浪费了宝贵时间。尤其是有些试题质量低下,漏洞百出,错误之处随处可见,这样的试题让学生区硬做,只有害处,决不会有裨益。实在说来,他严重干扰了学生系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不利于他们的日后成长。
我绝无一概否定做题的必要性,而是想强调教师必须端正思想认识,大量做题不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应当优选出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试题,指导学生认真去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腾出更充裕的时间,去研读语文课本和适当阅读一些必要的文学书刊。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完整的语文知识,否则,舍本求末,必将把学生引向语文学习的死胡同。
在教学生涯中,我曾经走过一段弯路,由于我将试题看得过分重要,备课不那么认真了,讲课也不认真了,只是热衷到处搜罗试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强令学生完成。一学期下来,每一名学生都做了一大摞。我满以为考试成绩会突出,哪里会想到成绩平平。我这才醒悟过来。我们师生又重新步上语文学习的正轨,迎来了语文教学的融融春光。
经验告诉我:教师如果抱残守缺,不肯更新观念,仍然循规蹈矩,想让学生更新观念那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学生假如观念陈腐,不肯改弦易辙,教师可以启发诱导,促其转变,达到与教师思想认识共鸣的地步。这里,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教师思想转变,学生思想迟早会与教师合拍的。只要师生观念更新了,学生学好语文才有了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