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宇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从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入手,采用统计资料,对影响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海收入分配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简介]聂宇(1990-),男,青海海南人,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09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6-0103-03
一、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现状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的工资性收入(劳动报酬)、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目前,衡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主要采用的指标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即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衡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采用的指标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即指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青海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有关统计数据(下表一)中可以看出2000-2011年青海省城镇及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表一青海省历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比较表单位:元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2011年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0.56倍、0.94倍和0.45倍、1.13倍。12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加了10433.35元,增长2.02倍,同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了3118元,增长2.09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59%、10.88%。从绝对数来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自2000年以来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200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为3679.46元。12年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由2000年的3679.46元上升到2011年10994.81元,逐年在扩大。同时也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来讲比较缓慢。
2、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扩大。从表二中看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个就业者负担人口2.3人,平均每人每年年收入由2005年的8766.68元增加到2011年的17994.98元,增加了9228.3元;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1.6-1.7人,平均每人每年年收入由2005年的2955.5元增加到2011年的6491.2元,增加了3535.7元。城镇居民所负担的人口多于农村居民负担人口0.6-0.7人,而二者的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5811元增加2011年的11304元。同时,从表三中看出,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员比重达37.8,而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达6046.1元的比重仅为10,由此可见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居民倾斜,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各地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青海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呈现收入不平衡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见表四)。
表四2011年青海省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单位:元
上述收入差距最低的是西宁,为9207.6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出1787.17元,最高的是玉树,为14770.22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775.41元。这就说明,越发达地区收入差距越小,反之,越欠发达地区收入差距就越大。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所表现的问题
合理的收入差距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劳动积极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差距过大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1、收入差距扩大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有抑制作用
收入差距的扩大,使一部分以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消费的中低收入阶层的城乡居民由于受收入来源的限制,迫使他们减少即期消费或新的消费,更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消费。结果就出现有钱的人不想消费,想消费的人没钱的局面,从而制约了消费增长。
2、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必定会压制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一年辛辛苦苦所得到的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却越来越少,这就使得农民生产劳动的创造性受到挫折,使农民对农业再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出现降低。
3、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实力的差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差距、市场范围的差距以及生活水平的差距等等,但这些差距集中到一点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只有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进一步拓展农村市场,才能进一步加大对生产和再生产的投入,才能实现城乡共赢;同时只有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才能更好地实现城乡统筹,才能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4、收入差距扩大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近几年青海省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比较明显,这种势头不适当加以遏制,进而会造成两极分化。巨大的财富差距会使人们的心理天平难以平衡,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衡、不安、疑惑之中,造成不满情绪的滋生和蔓延。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增加,城镇贫困阶层生活状况日见艰难,会引发贫困阶层对政府的不满,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就把精神寄托在封建迷信或一些异端邪说上,这就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经济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导致青海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分析
(一)在市场大环境中竞争形成的收入差距
在市场化实行过程中,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由于青海省是个西部欠发达省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各州、地、市之间资源分布又不均匀,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同地区、行业、人群和个人因竞争能力的差异、所使用的资源以及投入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的不同,必然导致地区、行业、人群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出现差距。
(二)分配制度的不完善拉大了收入差距
从社会保障方面来看,对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不够,尽管青海省已初步建立了各种扶贫、基本生活保障、就业援助及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但制度还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管理和执行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从税收调节来看,收入再分配方面缺乏完整的措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承担的税负不均,对高收入者收入调节不得力,一些非正常收入、不合理收入乃至不合法收入,通过各种形式转化或变现为正常的合法收入。这些分配制度不完善致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三)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了收入差距
各地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速度和质量差异明显程度、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都会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从海西、海南的情况看,海西州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程度较高,实现的生产总值远远高于海南,2011年海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19006.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403.64元;海南州属于半农半牧区,同期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52.0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出951.24元。由此可见各地区区域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所带动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垄断行业的存在扩大了不同行业间居民收入的差距
众所周知,目前青海省过高收入的行业为电力、电信、烟草、石油等部门,同时也是多数人羡慕的行业。这些行业拥有独占的资源,也就有了垄断权,拥有垄断权,工资福利就高、待遇就好,这已是现有工资分配秩序的一个“潜规则”。
(五)受教育程度不同影响就业选择能力,加大了收入差距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取得收入成正比,高收入群体一般文化程度较高,专业技术能力较强,工作稳定;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工作流动性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就青海省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体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且在各地区配置不均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低,缺乏谋生手段,而且这部分群体由于收入有限,无力提供子女享受更高教育的机会。目前在就业方面,高中级技能人才紧缺且收入较高,普通劳动人员供大于求收入偏低,且收入来源具有不稳定性,这样必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的加剧。
三、解决青海省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建议
居民收入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青海省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既成事实。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以至于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不仅会导致需求不足,影响经济稳定增长,而且会引起经济秩序混乱,对社会安定和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将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的范围之内。
(一)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收入差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来缩小收入差距、解决分配不公。因此,作为市场的管理者和监督者,政府部门当前需要做的是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推进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要区分合法收入与违法收入、合理收入与不合理收入,并实行不同的政策。具体措施如下:
1、依法保护对公民依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获得的收入以及凭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得的收入。
2、对侵吞国有资产、权钱交易所得以及偷税、漏税等手段获得的违法收入,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和惩处。
3、纠正和整顿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不合理收入。
4、运用税收手段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
5、对偏远地区、资源缺乏地区的城乡居民中收入过低者,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6、调节因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行业、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以上努力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二)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农村高科技农业,支持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依靠技术进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三是积极扶持农村非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公平竞争提供均等的机会;五是坚持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方向,在市场导向供求、农民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拓展国际就业市场,多渠道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三)打破行业垄断,平抑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针对行业垄断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因将其垄断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所有行业、所有人处在相同的收入分配起点,使得其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维持在社会平均收入的合理比例之中,以平抑各行业间收入差距。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使垄断行业职工的福利收入货币化,隐性收入公开化,限制其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二是要建立对垄断行业分配行为的监管体系,并加强有效监管,将垄断行业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加大舆论监督和反腐力度,促使社会风气的转变,取缔非法收入,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四)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首先,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知识文化水平又很大程度影响居民的经济收入;其次,教育也可以提高居民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个人接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与社会就业选择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增加居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着力解决资源配置不均、部分学校校舍简陋、教学设施匮乏及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只有加强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环境,使教育在青海省各个地区均衡发展,教育城乡一体化,让更多的人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使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使在市场中得到公平的竞争,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收入分配起点的平等。
主要参考文献:
1.2012年青海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8:20-216.
2.苏宗敏.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物价,2011(12).
3.温家宝谈农村教育发展.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N].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www.sina.com.cn,2011-9-9.
4.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豆丁网.www.docin.com/p-224250104.html
5.周艳春.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7).
(责任编辑:周奇)
TheReasonsoftheEnlargementofIncomeGapinQinghanProvinceandItsStrategy
NueYu
Abstract:Startingwiththeenlargementofimcome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Qinghaiprovince,thepapertakesstatisticmaterialstoconductaresearchonthefactorsinfluencingtheincomegapinQinghai,andproceedtoputforwardcorrespondingstrategies.
Keywords:Qinghai;incomedistribution;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