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金伟(永清县教育局河北永清065600)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型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无疑是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准备教学提纲
实践证明,教学提纲是上一节好课必要的材料,让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至于失去思路,让学生听课、学习有个“拐杖”。要把握下面的原则:(1)任务书写要清楚;(2)操作要点要写祥细,辅助学生练习,为以后的复习做准备;(3)要给学生留出答题的空白位置,保证学生锻炼书写能力,因为最终的考试还是要落到纸上;(4)注意知识拓展。
2.课前复习与检查
不管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课前的复习非常重要。因为新知识学完之后,学生要隔一个周才上课,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非常高,为了巩固知识点且不延误讲新授课就必须进行精致的复习。(1)要注意复习操作要点,不会操作,就谈不上过程;(2)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建立在前一节课体验任务的基础上;(3)告诉学生为什么这么做;(4)注意学生在复习时的反映,如果大面积学生不会就要停下精讲,切不可以贪多嚼不烂。
3.精彩的导入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对动画、音乐、视频、图片非常感兴趣的特点,教师进行有效的导入,从网络上搜集精彩的课件,或者自己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讲课用的例子务必要贴近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探究心理。
4.简练有效的讲解
(1)任务驱动模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参与思考,参与学习,锻炼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解时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机房上课不同于在教室,学生面对微机,总是想动、想看,注意力容易分散,要通过要求学生抬头、提高讲课的声音或者是静默等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听不好、看不明白学生就操作不到位。
(3)演示操作时一定要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看清楚,思维能跟上,实际操作能跟上,保证眼、耳、手、脑同步。教师要关注掉队的学生的听课方法,遇到机器有故障时及时调整思路,两个人用一台机器,使之跟讲课的思路。
(4)讲解知识点时简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5)重难点要突出,有些操作和讲解麻烦而又不是重点知识的要大胆舍弃,切忌平均用力,占用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
5.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很重要
计算机的学习只有繁度没有难度。学习软件的时候知识是相通的,教师巡回指导不仅仅是当堂的知识,其他的知识点也要指导,学生积累的多了,知道的多了操作也就越来越规范了。教师巡回主要指导学生操作规范、小知识点,处理机器故障。慎重选择学的快做的好的同学帮助进行互帮互助解决认知和操作中的困难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学生之间的语言更容易理解。
6.行之有效的练习
练习题要贴近实际问题,叙述清楚,贵精不贵多,具体而又可操作。练习题要分层次,兼顾“吃不饱”的同学,带动掌握慢的同学。
7.精彩的小结
一是讲解过程中知识模块的小结,讲完过程后可以总结要点,让学生学的更明白,二是学生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后要对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再次强调梳理。
8.辅助电子文件的使用
一般的机房都通局域网,完全可以把讲课的课件、导学提纲、练习题、相关知识点的资料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参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控制学生讨论,尽量杜绝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问的情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堂将成为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优秀学科,把握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适时创新提高信息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