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与控制

辛红军

辛红军(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7126)

【中图分类号】R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042-02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06年我县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94.23%。病例男性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25:1。流行的主要菌群是黄疸出血群,主要流行形式是稻田型。结论采取包括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及按菌苗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控制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球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和明显的腓肠肌疼痛。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脑炎和肾功能衰竭等。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钩体的宿主非常广泛。家畜如猪、犬、牛、羊、马等。野生动物翱鼠、狼、兔、蛇、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但主要传染源为鼠、猪和犬。钩体在动物的肾脏内生长繁殖,菌随尿排出,污染水及土壤。箩菌期猪排菌可达1年,鼠、犬排菌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人尿为酸性,不适宜钩体生存,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主要为间接接触传播。人们在下田割稻、接触生活用水、抗洪、泅渡、开荒生产、饲养家畜、宰割病畜及坑道井下作业接触被污染的疫水或土壤均可受到感染。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体内而受染;患钩体病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进食被钩体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感染。实验室操作、处理含菌物或感染动物也有受染可能。

(三)人群易感性

人们对钩体病普遍易感。非疫区居民进入疫区,尤易受梁。病后对同型钩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但对其他型钩体仍可感染。钩体以体液免疫为主,型特异性抗体可保持多年。

(四)流行特征

1.流行形式主要为稻田型、洪水型及雨水型。我国南方各省以稻田型为主,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以黑线姬鼠为主。北方各省呈洪水型暴发流行;平原低洼地也可呈雨水型,主要传染源为猪。当南方各省发生洪水暴发流行时,猪也是主要传染源。

2.发病季节稻田型主要集中于夏季之交水稻收割期间,以7~9月份为高峰。在双季稻区有2个高峰。洪水型发病高峰与洪水高峰一致,常在6~9月。

3.发病年龄青壮年发病多。20~40岁组占病例总数40%左右。疫区儿童常下河洗澡、嬉水,亦易感染。性别与职业的发病情况常取决于与传染源及疫水接触的频度。农民、渔民发病率较高,畜牧业及屠宰工人常与病畜接触,亦易发病。

二、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在本病流行地区与夏秋季节,于l~3周内有疫水接触史或病畜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可归纳为“寒热酸痛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

三、预后

本病预后相差悬殊,与治疗的早晚、个体差异、疾病类型有关。起病48小时内接受抗生素与相应治疗者恢复快,很少死亡。但如迁延至中晚期,则病死率增高。低免疫状态者易演变为重型,肺弥漫性出血型病死率可高达10%~20%。葡萄膜炎与脑动脉栓塞者可有后遗症。

四、预防

开展群众性综合性预防措施,灭鼠和预防接种是控制钩体病暴发流行、减少发病的关键。

(一)消灭和管理传染源

开展灭鼠保粮灭鼠防病群众运动。结合“两管(水、粪)、五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工作,尤应提倡圈猪积肥、尿粪管理,从而达到防止污染水源、稻田、池塘、河流的目的。对带菌者和病畜进行检查治疗。对病人的血、脑脊液等严密消毒处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

结合工农业生产改造疫源地,防洪排涝。保护水源和食物,防止鼠和病畜尿污染。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避免在疫水中游泳、嬉水、涉水。收割水稻前放干田水,或放农药处理;加强个人防护、皮肤涂布防护药。

(三)增强个人免疫力

疫区居民、部队及参加收割、防洪、排涝可能与疫水接触的人损,尽可能提前1个月接种与本地区流行菌型相同的钩体多价菌苗。每年2次,间隔7天。剂量成人第1次1ml,第二次2ml。全程注射后人体产生的免疫力可持续1年左右。以后每年仍需同样注射。有心、肾疾患和结核病及发热患者不予注射。

(四)药物预防

对高危易感者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意外接触钩体、疑似感染本病但无明显症状时,可注射青霉素每日80~120万U,连续2~3日。此外,还可因地制宜选用土茯苓30g,鱼腥草15~30g,穿心莲、金银花等煮水服,或服中药成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参考文献

[1]时曼华.钩端螺旋体病研究进展与待解决的问题1999(08).

[2]于思庶.钩端螺旋体病学.1992.

[3]张大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几个问题研究进展2001(02).

[4]时曼华,蒋秀高.五十年来中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