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3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控制

康键

康键(黑龙江省嘉荫县卫生监督所153200)

【中图分类号】R5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038-02

【摘要】目的探讨我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嘉荫县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防治监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7年共上报流行性出血热病人32例,年发病率为2.81/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呈高度分散性,多见于农村;具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男性多于女性(24:8),多见于青壮年,占87.50%,农民多见,占78.13%。结论采取疫苗接种、灭鼠和环境整理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其流行。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逾已l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病原学】

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属,称为汉坦病毒属。电镜可见病毒为圆形中等大小的颗粒,平均直径约120nm(90~160nm),有双层包膜,表面有微突,包膜内为颗粒线状结构,感染细胞的胞质内常见较多的包涵体。病毒的核酸为单链、负性RNA型。病毒对脂溶剂很敏感,易被紫外线及γ射线灭活,一般消毒剂(碘酒、酒精、甲醛等)均可将病毒杀灭。在自然情况下,本病毒仅对人引起疾病。在宿主动物中表现为隐性持续感染,无症状及未有明显病变。

【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田鼠属(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小家鼠、小白鼠)。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可有以下几种。

(1)接触感染:由带毒动物咬伤或感染性的鼠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以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受染。

(3)消化道感染:经受染鼠排泄物直接污染食物吃后受到感染。最近有报告在实验动物进行经口喂以带EHFV的食物感染成功的例据。

(4)螨媒传播:我国已查见革螨人工感染后一定时间内可在体内查到病毒,并可经卵传代,从恙螨也可分离到EHFV,因此螨类在本病毒对宿主动物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5)垂直传播:曾报道从孕妇EHF病人流行的死胎肺、肝、肾中查见EHFV抗原,并分离到病毒,及在胎儿上述器官组织查见符合EHF感染引起的病理改变,均表明EHFV可经人胎盘垂直传播。

3.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鼠型多为3%~4%及以下;但家鼠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15%以上。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1~2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

4.流行特征

(1)病型及地区分布: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包括日本(城市型及实验动物型均为大鼠型EHFV引起)、朝鲜(城市型、野鼠型、实验动物型)、俄罗斯远东滨海区(野鼠型)及我国(野鼠型、家鼠型、实验动物型),正常人群血清中发现EHF血清型病毒抗体的地区遍及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沿海港口城市的大鼠(多为褐家鼠)自然携带EHFV抗原或(及)抗体,表明它们具有世界性分布,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大鼠中扩散传播,因此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2)季节性: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从3月到6月。其季节性表现为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预后】

本病病死率差别较大,野鼠型高,家鼠型低,从3%~20%不等,一般平均5%左右。病死率高低不同的原因除与病型不同、轻重有关外,与治疗早晚、措施得当与否也有很大关系。死亡原因主要有:休克、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腔道大出血以及继发感染等。病后恢复一般较顺利,少数重型病人可在病后遗有腰痛、多尿症状达1年以上。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合理的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法。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疏通微循环、保护肾脏、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利尿,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把好三关(休克、少尿及出血关)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热期治疗

1.一般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对呕吐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液、电解质溶液,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慎用发汗退热药物,以防止出汗后导致休克发生。

2.液体疗法发热期由于特有的血管系统损伤,血浆大量渗出及出血;高热,进食量减少,或伴有呕吐或腹泻,使大量体液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及内环境严重紊乱,是发生低血压休克及肾损的主要原因。

发热早期、中期、可按出量加l000~1500ml;发热晚期日用量可按出量加1500~2000ml。其补量可参照体温、血液浓缩及血压情况掌握,有少尿倾向,应区别是肾前性还是肾性,以便合理补液。

补液以平衡盐液为主,同时注意热量摄取。部分患者发热后期中毒症状重,有恶心、呕吐,应依照病情调整酸碱平衡。在发热后期,尿量减至1000ml/d以下时,更应注意补液治疗。如尿蛋白持续“++”以上时,可酌情用20%甘露醇静滴,每日总量以不超过250ml为宜,并注意出入量平衡和血压改变。

3.皮质激素疗法中毒症状重时,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液体稀释后缓慢分次静滴。若高热持续不退,尤其是发热、低血压期重叠者可适当加大剂量。

4.止血抗凝疗法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用止血敏、安络血及白药,但早期应避免用抗纤溶药物。高凝早期,外渗明显,血小板减少者可口服保太松、潘生丁,必要时可予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d,以防止DIC发生。中毒症状重时,淤点迅速增多,尿蛋白明显上升,有DIC指征者,在检验的监测下,可予肝素治疗。

5.抗病毒疗法

(1)病毒唑:也叫三氮唑核苷,系一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国内一些单位用病毒唑早期治疗EHF,可缩短退热时间,加速尿蛋白转阴,提高越期率,降低病死率。一般宜用于5病日前患者,同济及西安医大用量为700~750mg/d或1000mg/d,加入葡萄糖液200ml内静脉滴注,或分2次各加入250ml葡萄糖液中静滴,连用3天。湖北医学院与美国协作治疗用量为;首次33mg/kg,以后l~4日为每6小时16mg/kg,5~7日为8mg/kg,每8小时1次,每次量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该药大剂量可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造血系统改变,停药后可恢复,孕妇忌用,严重贫血者慎用。

(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我们曾用从EHF患者血清提取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补体结合效价1:128,中和效价l:64),治疗组给免疫球蛋白(SIg)lml,蛋白含量5~7mg,肌肉注射,在退热、减少渗出、尿蛋白转阴和BUN恢复正常、增进血小板回升、提高越期率、减少重症的发生等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应用SIG可能有中和EHFV、改善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症状、缓解病情、缩短病程等作用。

(3)免疫血清治疗:西安医大以EHF患者病后6个月内应用免疫血清(IgG滴度l:20480),采用双盲法治疗100例EHF患者表明,治疗组退热加快,中毒症状消失早,球结合膜水肿及出血停止快,尿蛋白转阴时间缩短,92%患者越过低血压及少尿期,血小板回升正常快,CIC及EHF抗体滴度降低。

6.免疫疗法

(1)环磷酰胺:华山医院首先使用,用以阻止或减少抗体的产生和CIC的形成,从而减少补体激活所造成的组织损害,同时促使细胞免疫恢复,加快疾病痊愈。用法为100~200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疗程3~4天。若将每日剂量增至300mg,疗程不变,疗效可进一步提高。

(2)特异性猪脾转移因子:多从EHFV免疫的猪脾脏中提取。第四军医大学等单位用临床双盲治疗表明,特异性转移因子可减轻EHF患者的外渗和出血,提高越期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复。用法为2~4ml/次,连用3天。

(3)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用EHF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iRNA)和正常核糖核酸(nRNA)对早期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治疗。iRNA治疗组在体温复常、尿蛋白消失、BUN复常时间等均优于nRNA组。使用iRNA还可使CIC和EFH-IgG明显降低。初步证实iRNA用于早期EFH有效。

(4)强力宁:为甘甜素制剂,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其他不良反应,且有抗过敏作用。该药还可诱生血清中r一干扰素、提高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据报道对退热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尿蛋白消失天数均缩短,越期率提高。用法为60-80ml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5~10天为一疗程。

参考文献

[1]陈化新,罗成旺,陈富,等.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7):616-624.

[2]宋干,杨庭群.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78-280.

[3]韩占英,刘长青,许永刚,等.河北省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7):628-629.

[4]彭智会,邢富昆,王连秀.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征与预防对策[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10(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