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王村中学步德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文章意义的解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阅读教学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由、广泛、深入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解悟。认识这些重要性后就要做到:一、课堂学习学生要实现由学“答”到学“问”的转变;二、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对文章进行评读,互相促进;三、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求知的快乐;四、尊重学生情感,正确看待学生个体差异,做好同步与差异的统一;五、鼓励学生养成健康时尚并富有个性的审美观;六、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正常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章解读多元阐释
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在阅读过程中,尊重阅读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强烈的自我需要意识,还学生以自我感悟的机会,重视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这种模式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与和谐的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承认和肯定,学生的兴趣和想法得到尊重,并由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有效地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章主题的解读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一种是教师自己概括。在考试中,教师的答案似乎是唯一的标准选择,学生奉为金科玉律。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思考、丰富想象、理性判断等,在这种主题理解的单一化中作品的艺术魅力丧失殆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文章意义的解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接受美学理论的崛起,在“作家——作品——读者”的三位模式中,研究的重心是“读者”,即读者决定论,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阅读的重心,即阅读的“学生决定论”。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性格爱好等千差万别,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也多姿多彩。教师的功能就是在点拨、启发之余,充分激活和肯定学生的想象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
试图用一个答案来屏蔽文本丰富的内涵,就会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没有活力。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可以折射世界原本丰富的色彩,使我们周围的世界越来越生动有趣、生机盎然。如对《项链》一文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命运的阅读争论,有的同学认为她的虚荣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也有的同学认为玛蒂尔德作为虚荣心很强的小资产阶级妇女,遭受到“丢项链”的灾难性打击,历经十年的磨难劳作,终于偿清“债务”,并变成一个能吃苦、会劳动、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有什么不好,因此她的命运应该是正剧;更有同学认为玛蒂尔德经历十年磨难劳苦,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又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的阅读,物候学家竺可桢却读出了物候学规律:草木枯荣有周期循环以气候为转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生物学家徐克华则认为李白的诗句提示了自然过程所体现的时间不可逆转的方向性。也就是所谓的“时间箭头”。见仁见智,各得其理。多元阅读理解的争论,正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是现代意义阅读的前提。近几年来,随着电脑教育技术的普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正在发生转型,语文教学的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漠视文本,注重资料。这主要是指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在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教学参考书,借鉴别人的教案,甚至观看课堂实录,但很少把时间用在研读文本上面,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上课的时候远离文本,架空分析。忽视文本,注重方法。这也是在备课中常出现的现象。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语文教师备课)从一开始就陷入在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从‘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的难题,这带来了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也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怎么导入、怎么……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丢弃根本,注重形式。在课堂上,形式花样百出,忽视对文本研究的现象比比皆是。或以问代读,问题满天:纷纷攘攘的问答有了,个性化的解读丢失了;或断章取义,割裂整体:寻寻觅觅的断章摘句有了,整体的感知丢失了;或热闹喧嚣,失之冷静:热热闹闹的过程有了,积累和感悟丢失了。这种现象,钱梦龙老师形象地称之为“失魂落魄”。他在《为语文教学招魂》中写道:“在一些‘展示课’上,执教老师为了张扬‘人文性’,增大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于是一会儿播音乐,一会儿放图像,一会儿正反方辩论,一会儿课本剧演出,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教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尤其是一些语文教学的电脑光盘,如《新编电脑语文教师》等,对经典篇章的主题理解,往往提供若干种解读的答案,给学生留下自由的思维空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课堂学习学生要实现由学“答”到学“问”的转变
“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只学不问,没有学问”。这句顺口溜质朴的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问”的重要性。学答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放在答的前面。我们提倡阅读创新,突出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就应注重培养学生“问”的能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学中敢于发表有创见的观点,以活跃的思维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质疑,要尽可能减少统一标准,解除学生思想束缚,鼓励大胆质疑。除了口头训练外,还可以专备一个质疑本,鼓励学生将自主阅读中碰到的问题写下来。写下来的问题,思维更缜密,更具有深刻性。笔者曾经这样做过:设置一个作业本,名为“质疑本”,专门记载学生自己阅读时的问题。经过初中两三年的训练,学生能问不少有一定深度的问题。
如学习《孔乙己》,有的学生问道:书上说孔乙己的悲剧是科举制的罪恶,为什么在同样制度下,有的读书人,如蒲松龄不像他那样,考不上就罢手,并愤而揭露科举制的罪恶?有的学生问: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不是科举制的延续,目前的考试与科举制有何区别?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权威观点的挑战精神,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态度,闪耀着创新思维的光芒。如果不进行问的训练,只是回答教材或老师设计好的题目,就很难迸射出这些眩目的火花。
2.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对文章进行评读,互赖促进
评读,就是针对文本中记述的某个问题,作者写作技法的某些方面进行探索性的评价、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探究评析的问题要根据问题的原因、性质、意义、趋向等做出明确的认识,利用有关的背景材料和联系,以客观性、逻辑性作基础,做出准确、有说服力的评析。在评析中,小组间的同学须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对彼此得出的结论和推理进行质疑,诚恳接受他人有益的意见,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小组内部的争论、磋商、协调等方式,达到对某个问题的相同意见与较理想的解决方法。如在学习契诃夫的《变色龙》时,针对课文末尾“那群人就对赫留金哈哈大笑”的“笑”,小组成员做出了如下几种解读:甲: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乙:笑赫留金偏偏遇上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丑恶嘴脸。丙: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如此了。丁:笑那个社会里,一个平民百姓竟然不如一条狗。这是经过筛选后认为最为合理的见解,充分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特点,也是集思广益的结果。评读所提倡的读中悟、读中评、评中取长、评中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人人动真心、吐真情,从语言文字中,品读出其中的味,传达出作者寄寓的真情,悟出文学艺术之美。
3.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求知的快乐
让学生在自由的主动的探究中学习知识、体验快乐,就会事半而功倍。一位老师在教《死海不死》时,要求学生围绕“拯救死海”的主题探索拯救死海的方法。同学们兴趣很浓,查阅资料,了解死海周围的环境,并积极了解有关历史、地理、天文、气象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探讨拯救死海的良策,并提出了不少方法,比如干预天气,人工降雨;植树造林,改变气候;发明新的化学药剂,用来溶解盐类;引地中海注入死海。针对最后一种方案,一位同学在交流发言中说:“死海比地中海低397米,两地开凿运河,大概算得上是一条良策。据说,约旦政府已经打算这样做了。一旦引水规划得以实现,死海不死的奇观一定能够长久保留在西亚土地上。”这种探究活动说明:一个人只要有从事某种活动的需要或者把活动当作完成任务的手段,那么活动者的能力水平就会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并且活动越多样化,能力发展越呈多样性。
4.尊重学生情感,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做好同步与差异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以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学生发言踊跃,有的拟“一个愚蠢的皇帝”,有的拟“一个臭美的皇帝”,有的拟“一个虚伪的皇帝”,“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一个昏庸的皇帝”,还说了各自的道理,虽然有的偏激。请不要小看这一”加”的调控行为,它加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有权决定自己想讲的、能讲的东西;加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自己最喜欢的;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由教师讲懂变成了学生自己学懂,你讲一点,他讲一点,在教师的点拨沟通下,由“点”组成“面”,形成了“体”。但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必然出现差异性。在阅读教学中,很少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不同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如果我们要“好中求优”时,也不能由教师单方仲裁,而应当像魏书生那样,与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
5.鼓励学生养成健康时尚并有个性的审美观
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教材选文定为“典范性、时代性相结合,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这样的标准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富有时代特点和个性的审美观。同时,这也为在文章解读中做到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打下良好的基础,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把语文的课堂延伸到浩瀚而有独特个性的阅读世界中,这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课文教学是一门渗透美学的艺术,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遨游在文学作品的海洋中,去品味人间的“千种风情,万份情感”,并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让他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去感受人间的一切真、善、美,从而形成富有个性的、健康的审美观。我们的学生是富有时代精神的一代新人,面对这个多变的高速时代,我们应倡导他们积极地吸取一切健康的美的观念,而摈弃一切落伍的观念。
如在讲授《哨子》一文时,有学生曾提出疑问:富兰克林花了4美元买了一只哨子,表面上是亏了(因为价钱太高),而实际上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他及时享受了哨子带给他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事后更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我认为这种观念是富有时代精神的,也是健康向上的,作为教师应积极的赞赏。
6.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正常有效的进行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加强和完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课外阅读长期得不到重视,还源于它姓“课外”,学生视它为“消遣书”,家长称它为“闲书”,甚至有的学校领导和其他科任教师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书,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使它遭到冷遇。为了使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要纳入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这就防止了课外阅读的随意性。为了使课外阅读健康有效的开展下去,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有的班级还订阅部分杂志,由于刊物品种较多,学生每周都有新的内容可读,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表现出来,阅读兴趣空前高涨,比如《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篇目学校图书室尽可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如不能满足的,可采取让有条件的同学购买,然后有计划的交换阅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光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既不能满足学生考试的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鉴于此,老师应将阅读课从课内引伸到课外,用课内阅读的“例题”去解决课外的“习题”,再用课外的“营养”来“滋润”课内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定时不定时的专门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通过一段时间后,学生感觉非常好,有的学生说:“我们期待课外阅读的到来,因为我们通过阅读体验到我们从来没尝试过的感觉。”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但不会影响课内学习,而且使课内、课外二者相得益彰,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做到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远不止以上所写的内容,笔者在此仅谈了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这个课题的深入研究,要靠语文界同仁群策群力,共同开创现代阅读教学的新纪元。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忽视文本解读的现象要有足够的警惕性,要树立正确的文本阅读观,要有勇气成为文本探索的开拓者,并成为学生阅读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浙江:宁波出版社,2001:42~81.[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