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预防护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预防护理模式研究

杜秀川

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四川雅安625200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预防护理路径,为此类患者预后康复提供有效支持。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康复情况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疼痛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为患者预后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妇产科患者;护理干预

【Abstract】Objective:comprehensivenursingpathanalysisofpostoperativepaininpatientswithclinicalobstetricsandgynecology.Methods:outpatientobstetricsandgynecologyhospitalinOctober2011toOctober2014admittedduringtheperiodof100cases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painastheresearchobject,byusingrandomNumberswere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rehabilitation,andthedegreeofpostoperativepain.Results:twogroupsofpatientsinclinicalnursing,postoperativepaindegreedifferenceeffect,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obstetricsandgynecologyintheprocessofclinicalnursingin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pain,pain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modenotonlycanimprovethenursingcareofpatientssatisfaction,isworththeclinicalpromotedapplication.

【keywords】Painnursing;Thedepartmentandgynecologypatients;Nursingintervention

目前,针对众多病情较严重妇产科疾病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为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由于临床手术的特殊性,治疗过程中不免出现机体侵入性伤害,从而造成多数患者术后产生疼痛不耐受情况,如不对患者作出定向的处理干预,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治疗的最终效果[1]。基于此,当前形势下着力做好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疼痛护理干预,尤为现实而必要。为科学选取适宜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干预的临床护理模式,本研究定向纳入了我院2011年10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次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与临床疼痛预防护理模式,并就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实施了综合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年龄区间分布为22~43岁,平均年龄(34.1±5.2)岁。患者手术类型为:剖宫产手术患者2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1例,7例子宫次全切手术,子宫全切手术患者3例,子宫附件切除患者3例。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区间分布为22~48岁,平均年龄(33.2±5.4)岁。其中剖宫产手术患者25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0例,8例子宫次全切手术,子宫全切手术患者4例,子宫附件切除患者3例。本研究所纳入100例患者均不存在镇痛药物过敏史,且患者肝肾脏器功能正常,无严重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展开临床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术前疼痛应激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必须将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原因、镇痛方法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等内容告知患者,让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以平和心态面对手术治疗,从心理层面树立良好的疼痛应激意识,从而避免因患者不了解手术创痛情况而最终影响到治疗效果[2]。

(2)术中疼痛预防护理

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所潜在的疼痛顾忌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护理人员应表示适当理解与同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同患者展开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通过言语层面的鼓励,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规避侵入性、外源性刺激导致的患者疼痛加剧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术式,引导患者保持最佳的术式体位。手术结束后,保持轻柔动作将患者移向病房,避免移动牵拉患者伤口引发痛源性刺激[3]。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情况及伤口处情况,避免血肿、牵拉等问题情况。另外尽可能保持病房内的安静、整洁,避免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情况,增加创口不愈合问题的发生。

(3)术后疼痛预防护理

术后引导患者保持半卧位,确保患者体位不会影响到呼吸,促使患者腹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缓解腹部切口张力,减少创口受刺激的概率,最终达到降低疼痛目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适当的肢体放松按摩,促使患者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加快其血液循环速度[4]。另外还应切实做好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有效评估,对于疼痛较剧烈,通过临床护理干预难以止痛患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镇静、镇痛类药物处理,以切实缓解患者疼痛状态,促进预后康复护理。

1.3评价指标

(1)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本研究所纳入100例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实施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100%。(2)疼痛评价标准:无痛:术后,患者能够自理生活,且未感到明显疼痛;轻度:术后,患者疼痛可耐受,且能自理生活;中度:术后患者疼痛较明显,且不能忍受,须服用止痛药物方可入睡;重度:患者术后疼痛较为剧烈,难以忍受,必须服用止痛剂,患者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还伴有被动体位以及植物神经紊乱。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现代临床研究证实,超过一半以上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于术后3天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部分医护人员担心患者术后大量使用止痛药会引起相关并发症问题,因此术后通常不会给予患者止痛药物或只单词应用止痛药物[5]。而由于术后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部分患者对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认为忍一忍即能过去,护理人员也未对患者术后疼痛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使得患者术后疼痛处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而部分学者在临床研究资料中表示,当前众多医护人员在工作开展中会低估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从而导致患者创口护理不足,在医源性刺激与生理应激能力薄弱等多元因素下,出现疼痛难忍,术创炎症等问题,从而最终影响到手术效果,有待综合处理关注。

尤其是伴随近年来临床医学不断发展之下,人们对术后疼痛的关注度日益增强,术后疼痛已经逐渐成为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之一,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已成为了临床治疗的一项主要内容。所以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时,通过开展积极的疼痛评估工作,做好疼痛预防护理客观而必要。笔者认为:在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时,一定要注意从术前预防、术中预防、术后预防,三个环节展开综合干预,以最大化促进患者预后生活治疗,保证手术成效。

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通过积极的疼痛预防措施,观察组手术患者预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护理满意度相应较高,有效强化了妇产科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可以对本研究中所提到的疼痛预防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燕萍.妇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546-547.

[2]贺艳玲.妇科手术期对患者护理的比较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72-473.

[3]程鸿.综合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2,10(4):370-371.

[4]王璐.门诊妇科手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4,(24):533-533.

[5]王党利.心理干预护理妇科手术镇痛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27):6019-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