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417500
摘要: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为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提供科学性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10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中皮肤系统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各系统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中头孢曲松钠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头孢哌酮,各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极明显差异,(P<0.01)。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各品种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比例也不同,能引发多系统发生不良反应,故医务人员应合理选药,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不良反应
β-内酰胺类指的是一类具有β-内酰胺环的化学结构的抗生素,如常见的青霉素、头抱菌素等,适应症比较广,毒性低,活性强[1]。伴随广泛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状况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包括腹泻、皮疹、休克等不良反应[2],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后果。为进一步研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情况,我院分析了10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0-81岁,平均(42.6±5.8)岁。患者既往史有8例肺心病,高9例血压病,6例药物过敏史,3例糖尿病,2例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大部分为轻、中度程度。因得到了及时处理,方法得当,未出现死亡病例。
1.2方法
依据卫生部的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标准筛查,观察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性疾病名称、引起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合理使用该类药物的注意事项,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的分析比较
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主要有31例皮肤系统,25例消化系统,19例中枢神经系统,15例循环系统,10例其他系统,发生率最高的为皮肤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各组数据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蛋白对细菌细胞壁合成形成干扰,同时活化内源性自渗机制,造成细胞溶解死亡[3]。药物渗入细菌细胞产生杀伤力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充分渗入人体细胞内发生毒性反应。按照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的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严重病例报告数量位于各类抗感染药第三位,为所有抗感染药严重病例报告的15.06%。所以卫生部曾下发多个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应用[4]。
β-内酰胺类对肺炎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产气杆菌、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及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有着非常强大的杀菌功能。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是:抗菌活性高,抗菌谱比较广,具有显著的抗菌性功能;吸收比较良好,组织分布好同时可以保持高浓度,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消除比较慢;耐药率十分低,给药也方便,同其他抗菌药不产生交叉耐药性而且与疗效相当的抗菌药物价格更低。
β-内酰胺类抗菌药药物临床上应用的品种较多,抗菌谱比较广,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该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需要引起注意。损害皮肤系统最多见,如皮疹,多以红色斑丘疹伴痰痒为明显症状。不良反应药物中头孢曲松钠最多,与其广泛应用有关,常会造成体液、电解质失衡[5]。其次为头抱呱酮,对合成维生素K有抑制效果,但容易造成出血危险[6]。该类药物还会引发一系列中枢反应,如诱发癫痈或者精神症状等症状;一系列胃肠反应,如呕吐、恶心等症状;引发变态反应;对软骨发育造成影响;大量或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可导致发生肝损害。β-内酰胺类药物临床中应注意的事项[7]: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患,如癫痫患者、脑动脉硬化患者需避免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其他药物过敏史者需慎用;低钾血症未能纠正者,原有QT间期延长者,正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患者,急性心肌缺血者应避免使用;因耐药严重,最好按照药敏结果进行用药调整;避免与已知能使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在用药期间饮水少量多次,防止发生结晶尿;糖尿病病人应用时需密切注意血糖的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β-内酰胺类抗菌药品种多,临床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各品种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比例也不同,能引发多系统发生不良反应,虽然大部分可逆轻微,但是仍需要注意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医务人员应合理选药,密切监测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芸瑞,金彦堂.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4):2664-2666
[2]朱秀美,卜艳丽.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文献概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20(02):112-113.
[3]慕尚真.2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05):448-451.
[4]曹文庄,张晓丹.从药品注册的实践谈合理使用抗菌药的重要意义[J].中国药学杂志,2010,39(11):801-803.
[5]张宛夏,于战涛,毕国宽.头孢曲松钠致多脏器器官功能损害1例[J].儿科药学杂志,2011,12(01):60-61.
[6]于超,周小微.73例注射用头泡呱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医药,2012,24(09):1675-1676.
[7]李娜,刘宁.我院8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02):62-63.